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麦尼尔的《竞逐富强》所为我们带来的,是这观点的另一种论述:即欧洲的长期分裂造成剧烈军事和政治竞争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迫使各国必须不断变革以求生存,从而为军事体制(包括武器和军队组织)的改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然环境。因此西欧并非先有现代价值观和人生观才产生现代政治与社会制度,才出现工业文明。实际上,它在思想,宗教,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急剧变化,是通过这些领域彼此之间的强烈刺激与相互作用而同时产生,同时进行的。
作者简介:
威廉·H·麦尼尔(William H.McNeill),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美国世界史学家。1938、1939年先后获芝加哥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47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他在《西方的崛起》(1963年出版,获1964年美国图书奖)梳理人类历史几千年,尤其是近五六百年演变的基础上,提出文化融合的史学观点,与斯本格勒有关文明割裂的观点相左,对历史研究影响巨大。2009年获国家人文奖章。还著有《时疫与民众》(1976年)、《汤因比传》(1989年)、《世界史》(1998年)、《真理的探求:一个历史学家的回忆录》(2005年)等。
原文摘录:
具体地说,所谓对自由市场的反应灵敏就是,能够引起生产的实质性改进的新技术,在英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中有时能够得到接受;而在俄国,发明创造或传播新发明的动力只会间歇出现。烦恼不堪的行政官员几乎总是认定,执行上司的指示,最好是固守熟悉的工作方法;要增加生产(如果上司要增加生产),就逼着生产者加倍苦干或找更多的工人。至于试用某种新奇的设备,肯定会有损于短期效果,而且可能也得到良好的长期效果。因此,这样的选择根本很少予以考虑。只有在某项技术已经在国外证明成功以后,俄国的行政官员才感到值得废弃原来的安排,引进新技术。 (查看原文)
萍凡
3赞
2020-01-19 16:15:07
—— 引自章节:第5章 欧洲暴力官僚化所带来的压力(1700―1789年)
在中国和印度,战车的引入带来了更富戏剧性的变革。公元前1500年前后,战车打破了古老的印度河文明,在历经数个世纪的“黑暗时代”之后印度河流域才又兴起新的文明格局。与此相反,在中国,善用战车的商朝很快战胜了此前早就在黄河流域立足的更加高度分化的王朝,作为战车武士的商朝统治者因此获得了更奢华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收入,这一格局塑造了后来的中国文明,使中华文明的特征更为显著。
(查看原文)
苍竹琴声
2023-01-08 02:08:33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古代的武器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