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主要探讨了福州船政局的技术移植情况,行政管理体制的利与弊,工薪制度、会计和稽核制度的得与失。此外,还附带分析了清政府关于民用轮船管理制度的条例制订过程,指出这种条例规定不仅阻碍了中国商船运输的近代化步伐,而且对于军用舰船的技术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主要采用分析、综合、比较方法,通过对晚清不同时期的海防思想、海防政策、海防体系以及军工修造制度的分析,理清其演变轨迹,寻找海防建设在近代化过程中发生顿挫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其功过是非,总结晚清海防建设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现代海防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提出历史启示。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相互矛盾的海防思想观念,可以提升中华民族海防理念层面;比较中外军工生产体制的异同,可以发现晚清军工企业的利弊得失。这些 研究成果具有理论创新意义,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近代海防政策的总体认识,而且对于当前的海防建设和海洋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的写作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割舍的过程,按照原来设计,海防地理学、船炮的购买和枪炮的生产均应纳入本课题研究,有的是因为内容过多,本书实在难以顾全:有的内容已经写成初稿,但感觉到发表尚不成熟,而不得不暂时割爱。
作者简介:
前言
上卷:海防思潮与政策演变
第一章 彷徨的开端:第一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一节 海防善后事宜大讨论
第二节 前线将帅关于“以守为战”的反思
第三节 后方官绅关于英军“船坚炮利”的看法
第四节 “以民制夷”思想的初衷与变味
第二章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第二次海防策略秘密讨论
第一节 秘密讨论的起因与发动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船坚炮利”再认识
第三节 同文馆的成立与思想的激烈交锋
第三章 海防政策的全面调整:第三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一节 日晕侵台与中国第三次海防政策大讨论的发动
第二节 沿江沿海督抚大员的主要观点
第三节 《防海新论》传播的西方海防观念
第四节 激烈的思想冲突与辩论
第五节 清政策的海防决策
第六节 中下层官绅关于海防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章 “非将旧制水师改为轮船水师不可”:第四次海防策略讨论
第一节 “非将旧制水师改为轮船水师不可”(丁日昌)
第二节 “彼此联为一气,缓急乃有足凭”(沈葆桢)
第三节 “必能战而后能守,能守而后能和”(李鸿章)
第四节 “沿海水师规模,必得专员统辖”(王先谦)
第五节 “器而精者仿而用之,不必问期 为德为英”(何如璋与马建忠)
第六节 “万一强敌凭陵,则合南北洋之力可以一战”(薛福成)
第七节 “斥夷狄而师其法,取其利用也”(郑观应)
第五章 海军的统一指挥权:第五次海防策略讨论
……
第六章 海防战略方针的重新调整:第六次海防策略大讨论
第七章 铁路与电线:“言其利者以为可以富国强兵,言其害者至比之洪水猛兽”
余论
下卷:军工修造与制度
第八章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师夷制夷”活动
第九章 从炮台建筑考察晚清军事工程的缓慢进步
第十章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福州船政局的利弊得失
第十一章 从民船章程的修订看管理制度的变化
附:晚清海防炮台图表
附表
参考征引文献资料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