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简介:

《战争论》全书共三卷,约70余万字。为了帮助现代读者了解这部巨著的思想精髓,我们出版的这一精选本希望尽量多收录克劳塞维茨独创的、不朽的思想——主要见于第一、第二和第七、第八篇中。原著某些篇章基本遵循军官兵法手册的传统模式,独创性比较少,而且大多已被克劳塞维茨之后的技术发展超越,所以本书从略。

导读:

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

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

恐惧来自于对身体的关注,勇气则是出于对精神生存的需要。

——克劳塞维茨

与其把战争比作一门艺术,不如把它比作商业更确切,因为商业也是人类利害关系和活动之间的冲突。

战争也更接近政治一些,而政治则是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再说,政治孕育着战争——战争的轮廓已经初具雏形,在政治中隐然存在。

就像商人不能从单笔交易中取出利润放到一个单独的帐户里,所以,战争中单个战果也不能从整体效果中拿出来单独评估。

作者简介: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 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他主张联合俄国抗击拿破仑,1812年来到俄国军中参加抵抗拿破仑的战争,1818年出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并晋升为将军。克劳塞维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间的130多次战争和征战,留下的遗著达十卷。《战争论》是其前三卷,共分8篇124章,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概然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有精辟论述,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

张蕾芳 女,1963年1月出生,1986年南京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从事大学外语及英语专业教学多年,现任教于长沙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译著有:《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亚瑟与乔治》、《鲁滨逊漂流记》、《我不怕压力》、《时间机器》、《我脸上的秘密》。编著有《基辛格》。

战争工业化时代的集大成者……………………………………………………………………戴 旭
克劳塞维茨与欧洲战争…………………………………………………………………………………
第一篇 战争的性质
第一章 什么是战争……………………………………………………………………………………
第二章 战争中的目的和手段…………………………………………………………………………
第三章 军事天才………………………………………………………………………………………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第五章 战争中的消耗…………………………………………………………………………………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二篇 战争理论
第一章 战争艺术的分类………………………………………………………………………………
第二章 战争理论………………………………………………………………………………………
第三章 战争艺术还是战争科学………………………………………………………………………
第四章 方法和常例……………………………………………………………………………………
第五章 批评性分析……………………………………………………………………………………
第六章 论史例…………………………………………………………………………………………
第三篇 战略概论
第一章 战略……………………………………………………………………………………………
第二章 战略要素………………………………………………………………………………………
第三章 精神因素………………………………………………………………………………………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要素………………………………………………………………………………
第五章 军队的军事素质………………………………………………………………………………
第十一章 在空间上集中兵力…………………………………………………………………………
第十三章 战略后备队…………………………………………………………………………………
第十四章 节省兵力……………………………………………………………………………………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的中止……………………………………………………………………………
第六篇 防御
第一章 进攻和防御……………………………………………………………………………………
第三章 战略上进攻和防守的关系……………………………………………………………………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第七章 进攻与防御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 抵抗方式………………………………………………………………………………………
第二十六章 武装民众…………………………………………………………………………………
第七篇 进攻
第一章 进攻与防御的关系……………………………………………………………………………
第二章 战略进攻的性质………………………………………………………………………………
第三章 战略进攻的目标………………………………………………………………………………
第四章 进攻力量的削弱………………………………………………………………………………
第五章 进攻的顶点……………………………………………………………………………………
第六章 消灭敌军………………………………………………………………………………………
第七章 进攻战…………………………………………………………………………………………
第十五章 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十六章 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第二十一章 侵略………………………………………………………………………………………
第二十二章 胜利的顶点………………………………………………………………………………
第八篇 战争计划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
第三章 战争的内在联系………………………………………………………………………………
第四章 军事目标的进一步确定:打败敌人…………………………………………………………
第五章 军事目标的进一步确定:有限目标…………………………………………………………
第六章 政治目的和政治工具…………………………………………………………………………
第七章 有限目标:进攻战……………………………………………………………………………
第八章 有限目标:防御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有些仁慈的人可能很容易认为,一定会有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就能解除敌人的武装或者打垮敌人,并且认为这是军事艺术发展的真正方向。这种看法不管多么美妙,却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错误思想,因为在象战争这样危险的事情中,从仁慈产生的这种错误思想正是最为有害的。物质暴力的充分使用绝不排斥智慧同时发挥作用,所以,不顾一切、不惜流血地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对方不同样这样做的时候,就必然会取得优势。……
问题必须这样来看。由于厌恶这个残暴的要素而忽视它的性质,这是没有益处的,甚至是错误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7-04 00:35:55

—— 引自第24页

虽然出敌不意是到处应争取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而且确实是不会毫无效果的,但是,非常成功的出敢不意也确实是不多的,这是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如果认为在战争中用这种手段一定能得到很多收获,那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想象中,出敌不意是非常引人入胜的,但在实行中,出敌不意却多半因为整个机器的阻力而难以实现。 (查看原文)

isNull
3赞
2012-11-04 19:17:19

—— 引自章节:出敌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