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这本关于《红军》的新概念书的前言里作者这样写到,“年轻人是用好奇与神秘的思维来想象那段故事的。他们臆想中的长征,显然是用自己喜欢的自我折磨以及正在流行的小资方式——徒步行走来比对、定义。民间自发的对于那支军队的兴趣与爱好,正在成为一个潮流。在许多的网页上,以及更多的幼小的孩子们的留言以及思考中,长征正在被形式化。红军也成为某种先锋名词的代表。红军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官方与民间,在时尚与传统、在亲历者与想象者们中间,成为了一个有趣的纪念版式。他们各自写着对一支遥远军队的定义,甚至互相印证。从七十岁到十岁的人群,对于它有这样一个年龄的纵深与横切面。这种现象就如同今天的中国一样,传统与现代共存,丰富杂乱,单纯而且充满朝气与活力。这其实是一个神秘的命题。如此不同的人群为什么会如此地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他们如何找到集体共存的密码或者找到方法?”这就是本书要解读的全部内容。
作者简介:
师永刚:画传创始者,《世纪华人画传丛书》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的《蒋介石画传》《宋美龄画传》《邓丽君画传》《三毛私家相册》等丛书在中国掀起画传热潮,发行总量超过百万套。畅销书《蒋介石:1887-1975》上下卷、《雷锋:1940-1962》作者。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主编。
我们为什么要重新回忆红军?
红军说明书
一份拼接而成的红军档案:长征之前
谁命名红军
苏联风格的红军造型
那些青春一代
红色国家大搬迁
在路上
红军标语墙
长征地理:从东南到西北
长征10秘境
红军的遵义生活
红军食谱
红军病历
二万五千里烽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图为小叶丹夫人手捧着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红色革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这一张照片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真实的历史,却远没有这么简单,这么纯粹。·······当年红军战士陈靖在重走长征路后曾撰文说:“如果说彝民生来就和红军有骨肉之情,红军一到,作为奴隶社会的头人小叶丹就晓明大义,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天方夜谭。”(《解放军报》1987年9月12日)
据史料说,前头的一三军团过境后,五军团的部队就常常被彝民们拦住,要钱要东西······五军团掉队人员就常常遇到被抢被扒光衣服的情况。 (查看原文)
路比MP
2013-07-06 12:36:01
—— 引自第88页
1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公映再次引起轰动,同年3月8日,她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服毒自杀。 (查看原文)
路比MP
2013-07-06 13:00:44
—— 引自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