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千古兵学奇书,万世兵家鼻祖!

法国军事家拿破仑,在兵败滑铁卢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无限感慨地说:“如果二十年前能见到《孙子兵法》,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孙子兵法》问世以后,为历代军事家们所注视,自曹操以来,历代注家蜂起,其中以孟氏、李筌、贾林、杜佑、杜牧、陈皞、王皙、梅尧臣等人为代表,这版《孙子兵法》综合了各代表注家的精彩注评,博采众家之长!

除《孙子兵法》之外,本书还附有《孙膑兵法》,两大兵法合体,更有料!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1]

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2]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目录
计篇第一……………………………005
作战篇第二…………………………010
谋攻篇第三…………………………015
形篇第四……………………………020
势篇第五……………………………025
虚实篇第六…………………………030
军争篇第七…………………………037
九变篇第八…………………………044
行军篇第九…………………………048
地形篇第十…………………………055
九地篇第十一………………………061
火攻篇第十二………………………072
用间篇第十三………………………076
附录:孙膑兵法……………………083
擒庞涓…………………………084
[见威王]………………………089
[威王问]………………………095
陈忌问垒………………………105
篡卒……………………………110
月战……………………………114
八阵……………………………117
地葆……………………………120
势备……………………………125
兵情……………………………129
行篡……………………………132
杀士……………………………136
延气……………………………137
官一……………………………140
五教法…………………………152
[强兵]…………………………15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查看原文)

七夕
1 回复
14赞
2017-12-03 03:09:56

—— 引自第31页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查看原文)

Re:gulus
9赞
2022-04-10 20:48:12

—— 引自章节: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