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大国战略竞争管控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意义重大的国际安全议题,关系到国际体系秩序的稳定有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走向全面对抗的历史是其中的经典案例,对于深度挖掘探寻大国竞争失控的根源具有不容忽视的研究价值。本书遵循战略史研究范式,依托于一战前英德两国走向全面对抗的历史案例,所聚焦的研究问题是海上矛盾对英德关系的作用机制,即“海上矛盾如何对英德关系变化产生影响并最终造成两国全面对抗”。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德国海上挑战对英德关系的影响,改进现有研究存在的相对不足。全书从一战前英国战略决策过程中的威胁认知切入,根据主体差异对英国的威胁认知进行了类型化处理,细分为军事部门在军事安全层面的威胁认知,以及以政府为认知主体的大战略层面的整体性威胁认知。选取1900年海军部开始启动针对德国海权发展的风险评估进程作为时间起点;以1912年阿加迪尔危机和霍尔丹师团访德失败后,英德海军谈判的全面破裂,以及英国开始全面备战为终点。基本的分析逻辑包括时间关系上前后相继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英国海军部在海军竞赛中对德国威胁认知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在军方威胁认知形成固化后,军事部门的威胁认知扩散对整体性威胁认知的塑造。本书旨在通过细致的历史爬梳与宏观机理萃取,寻求对大国竞争失控典例的宏观理解。力求在纷繁芜杂的历史细节中,梳理出一条兼具创新性和启发性的逻辑主线。在总结历史教益的同时,增进对霸权国-崛起国竞争管控问题的理解。结论认为海上矛盾推动了皇家海军的对德威胁认知形成和固化,并通过威胁认知扩散对英国政府内部决策精英的战略判断和社会层面的公众舆论倾向施加影响,最终在军方-政府-社会三方基于国内政治过程的认知互动中,对英国整体性对德威胁认知产生塑造作用,促使两国敌意的结构化与政治、社会关系的全面崩坏。海上矛盾在性质和层级上,也由两强的军事安全矛盾升级为大战略层面的结构性矛盾。本书提供了一个理解英德围绕海上矛盾走向敌对的新视角,进而为重新思考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竞争管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实证案例。透视这段历史,萃取其中蕴含的丰富战略启示和历史教益,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目 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英德海上矛盾成因的解释
三 研究方法
四 核心概念与解释机制 �
五 研究意义
第一章 英国霸权的结构性危机与调控
一 20 世纪英国霸权的基础
二 英国霸权的结构性衰落
三 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 英国的初步战略调整
小结
第二章 海上矛盾缘起与战略协调尝试(1884—1902 年)
一 新挑战: 德国海权的兴起
二 英德战略协调及其失败
三 英日同盟的建立
小结
第三章 海军部对德国海军扩张威胁的初步评估(1900—1904 年)
一 海军部与英国政府
二 海军建设的困境
三 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初步形成 (1900—1904 年)
小结
第四章 通往 “海上唯一敌人” 之路: 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定型(1904—1909 年)
一 “两强标准” 下的对德威胁认知 (1904—1906 年)
二 “无畏舰” 竞赛与单一敌国身份的固化(1907—1909 年)
小结
第五章 海军部与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的调整(1907—1912 年)
一 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调整的开端
二 “海军恐慌” 与海军部威胁认知的全面扩散
三 英国整体性威胁认知的彻底固化
四 海军部威胁认知形成—扩散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一 战略过程总结
二 经验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