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吴经熊是现代中国政治和法学界颇有影响的天主教学者,更是一位跨越东西方文明的奇才。本书是他的自传,原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
在本书中,吴经熊以一种信仰的虔诚叙述了其对基督宗教的体验、见证,亦以一种比较的视域论及其对儒家、佛教、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之真谛精髓的体会、见解。他以一种灵性自白的笔触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及宗教皈依的心路历程,文笔优美典雅,多有惊人之见和神来之笔,堪称中国现代基督宗教灵修文学杰作。
作者简介:
吴经熊(John C.H.Wu , 1899~1986),浙江宁波人。1921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从事哲学和法学研究。1924年回国,在东吴大学任教,1927年任上海特区法院法官、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28年任立法委员、司法院法官,1929年任上海特区法院院长,1933年任立法院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副委员长,1945年任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委,1946年任中华民国驻教廷公使、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等。1966年移居台湾,1986年2月6日在台北逝世。
吴经熊曾于1935年创办英文月刊《天下》(T’IEN HSIA MONTHLY),在上面他发表了大量关于法律、宗教、哲学、文化、人生等方面的感想和见解。他的著作涉及法学、唐诗、禅宗、基督教灵修学等方面,有《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三度论》《施塔姆勒及其批评者》《法学文选》《法律哲学研究》《圣咏译义》《哲学与文化》《内心悦乐之源泉》《唐诗四季》等。他曾用最典雅的古文翻译《新约》(《新经全集》)。
序一
序二
1.生命的礼物
2.我的父亲
3.我的小娘
4.我的大娘
5.幼儿园哲学
6.亚当和夏娃
7.我叫若望
8.天狗
9.友谊的故事
10.法律是我的偶像
11.从深处
12.中国的宗教
13.莲与泥
14.心智的漫游
15.浪子回头
16.我的公教生涯的幼儿园阶段
17.逃离狮窝
18.生命之诗
19.为基督而织的一件中式外衣
20.爱的外交
21.最后一次回中国
后记上主是仁慈的
解释与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认为佛教史一个没有名词的宏大美妙的形容词(Buddhism I regard as a magnificent adjective without a substantive)。 (查看原文)
EurekaByTheSea
1赞
2012-10-02 17:50:32
—— 引自第226页
在我看来, 所有国家、所有时代的智慧人在批评那些甘心流俗的人( comfortable worldlings) 上是一致的。他们给他们立了不同的名称。基督称他们为法利赛人, 孔子称他们为乡愿, 萨克雷( Thackeray ) 称他们为势利鬼(snobs) , 当代美国人称他们为市侩(Babbit ts) 。但丁(Dante) 看到他们刚好处于地狱大门内的一个秘密地点。我怀疑甚至地狱判官米诺斯(Minos the Infernal Judge) 也不想让他们接近他。他们像寄生虫那样附在地狱里过着腐烂的生活。他们“没有赞扬或责备地生活”, 他们既不造反也不对上主真诚, 他们使上主讨厌他们, 也使上主的仇敌讨厌他们。对这一不幸部落的描述, 没有谁比雪莱(Shelley) 做得更好的了:
这些人, 没有受大方的错误的蛊惑, 没有对可怀疑的知识的神圣渴望能鼓动他们, 没有杰出的迷信能欺骗他们, 他们不爱地球上的任何东西, 不为任何超尘的希望欢愉, 对他们的同类保持超脱不表同情, 既不享有人的快乐也不为人的悲伤哀恸; 这样的人, 都有他们命定的诅咒。他们在道德上是死的。他们既非朋友, 亦非爱人, 既非父亲, 亦非世界的公民, 更非他们国家的行善者。 (查看原文)
oblivious忘却
1赞
2018-12-22 14:21:39
—— 引自第2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