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传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释迦牟尼佛传(2010年最新修订版)》包括四十八章,分别是第一章序说;第二章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第三章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第四章佛陀的家谱;第五章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第六章蓝昆尼园中太子降诞;第七章相者的预言;第八章太子少年时的教育;第九章美丽的耶输陀罗妃;第十章太子出城去郊游;第十一章最大的诱惑;第十二章太子立志去出家;第十三章车匿和犍陟等等。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中国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在超过一甲子的出家岁月里,大师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并创办十八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以及智光商工、普门高中、均头中小学等。此外,先后在美国、澳洲、中国台湾创办西来、佛光、南华及筹办中的南天等四所大学。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

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1997年出版《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1998年创立人间卫视,2000年创办佛教第一份日报《人间福报》,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各一百册等。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中国内地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六祖坛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另类的财富》等五十余种。大师自1989年访问中国内地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中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

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可谓厥功至伟!

缘起初版自序伟大的佛陀(献诗)第一章 序说第二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第三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第四章 佛陀的家谱第五章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第六章 蓝昆尼园中太子降诞第七章 相者的预言第八章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第九章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第十章 太子出城去郊游第十一章 最大的诱惑第十二章 太子立志去出家第十三章 车匿和犍陟第十四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第十五章 都城中的悲哀第十六章 王师追至苦行林第十七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第十八章 访问阿罗逻迦蓝仙人第十九章 伽耶山太子修行第二十章 降伏魔军与魔女第二十一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第二十二章 初转法轮教团成立第二十三章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第二十四章 三迦叶弃邪归正第二十五章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第二十六章 在竹林精合的教化第二十七章 祗园精合的建立第二十八章 波斯匿王的皈依第二十九章 归城施法雨第三十章 诸王子出家得度第三十一章 净饭大王的逝世第三十二章 最初的比丘尼第三十三章 制戒的因缘第三十四章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第三十五章 昆合怯大心布施第三十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第三十七章 玉耶女的悔改第三十八章 善生长者归佛化第三十九章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第四十章 最初的迫害第四十一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第四十二章 阿阁世王忏悔得救第四十三章 迦昆罗城的悲运第四十四章 特别的教化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第四十六章 从越祗国到昆合离国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第四十八章 涅槃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善生!做人先要知道四种结业,什么是四种结业呢?
一、知道杀生是残忍的恶习
二、知道盗窃是损人的行为
三、知道邪淫是痛苦的根源(1)
四、知道妄言是虚伪的欺骗 (查看原文)

ribbon
3赞
2019-07-20 09:16:41

—— 引自第180页

p152(第32章节 最初的比丘尼):在人间最强大的就是烦恼色欲的力,最可怖的也是烦恼色欲的力,人要想战胜烦恼色欲的话,那就得用诚实忍耐的弓,锐利智慧的箭,头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无我的甲,方能战胜烦恼五欲的世间。
学道的男子,沉迷于美丽的女人;学道的女人,醉心于英俊的男子,淫欲就会关闭人们的智慧心,对于真理就不易明白。
生在这个世间的女人,无论在走路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睡眠的时候,都希望别人注视她的姿势。她们画眉争妍,薰衣竞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为了给别人观赏。别人赞扬的是衣履美观,其实与她并无关系,她也引为欢喜荣耀。有时她们让人家画像,有时从人家面前经过,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缚对方,她们对不动心的僧侣,也是同样如此的企图!
生在这世间的男人,无论见到什么女人,他也欢喜看上几眼,他们的眼睛好像就是专为看女人而生长的。女人的一句话,能使他的生命和名誉都愿付之一炬,做一切事好像也是为了女人才做的。 (查看原文)

ribbon
3赞
2019-07-20 09:16:41

—— 引自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