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心事:卢作孚传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十五岁,他因贫困而辍学,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子弟;三十岁,他携家带口,是徘徊在人生岔路上的迷茫青年;四十二岁,他坐拥中国近代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是资产过亿的大企业家;四十五岁,他手握国家交通命脉,是位高权重的政府要员;五十九岁,他以悲剧收场,身后留下的,不是大笔的遗产,而是无尽的遗憾。

他就是卢作孚,身上有着一大堆的不协调:既是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学生,又是眼光敏锐、知识渊博的学者;既是不懂得时髦享受的市民,又是精明超前的实业家;既是没有存款的一介布衣,又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的航运巨头。然而,他的名字却长期为历史的尘埃所掩蔽。

卢作孚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对经营管理、道德重建有哪些经验智慧?他对社会转型、民族复兴有哪些深刻见解?他如何在波诡云谲的时代里闯出一片天地?他为何受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持有不同政治立场之人的一致赞誉?他给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在中国正经历重要转型期的今天,是彻底拂去那些历史尘埃的时候了。

本书侧重于讲述卢作孚的人文精神演变,结合与其有密切交往的众多民国人物,详细介绍了卢作孚在思想上的探索历程,着重刻画了一个“精神上的巨人”是如何养成以及如何被毁灭的。

作者简介:

清秋子,1952年生,祖籍江苏宜兴。早年曾下乡插队八年。

现居海南,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多栖作家,一手创作“底层文学”,一手书写历史长卷。

代表作: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朝》

《武则天:从尼姑到女皇的政治博弈》

《深圳 ,你让我泪流满面》

《我是北京地老鼠》(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奖)

《爱恨倾城小团圆》

《百年心事:卢作孚传》

引子
1 寒门多艰亦藏龙
2 城头微光开童蒙
3 霾里忽闻警世钟
4 啸傲巴渝对刀丛
5 小楼夜永望长庚
6 且将健笔刺穹窿
7 川南同侪试剑锋
8 重访浦江拜师门
9 暂执教鞭养精神
10 启蒙风飏入蓉城
11 白手悬帜赖友朋
12 耿耿夜灯照幽冥
13 万里归舟搏浪行
14 暮气浓处啼新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卢作孚与恽代英、萧楚女等本为同龄人,所受的时代影响并无二致。卢作孚之所以未选择革命之路,自有他的一贯思路。数年后,他曾就此谈道:
纵然产生了新的集团的招牌,亦没有方法产生新的集团的实际。乃至于屡次变更招牌,而不能变更实际。政治上最初一切学日本,间接也许学了一些当前强盛的德国,直到五四运动以后,一部分聪明人觉得学错了,没有将一个中国弄好,于是学英美、学德谟克拉西。闹了几年,只闹了一种空气,则又学俄国、学布尔什维克。几年之后,觉得不对,又到世界上去另外找学的。然而有一个根本问题:政治上的团体,仅仅进化到从政治的机会当中拼命维持其所集聚的或依附的一群人的利益,还没有进化到以这一群人或竟牺牲这一群人去维持所在的社会或国家的利益,这问题没有解决以前,任何国家是不会学得成功的。 (查看原文)

四万
2021-01-26 20:14:59

—— 引自章节:12 耿耿夜灯照幽冥

乡村建设于他,乃一生中必须完成的一项社会试验。他所筹划的乡村建设不单停留在扫盲与脱贫这一层级。他以为,中国的根本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而为此要完成的任务有:提升经济水平、建设新的文化体系、重建公共道德、营造安宁的社会环境。
乡村建设的意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在这一个乡村里为中华民国做小小的试验,供中华民国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参考”。卢作孚接掌峡防局的宏远抱负,是“要把三峡经营成为一个灿烂美好的乐土,影响到周围的地方,逐渐都经营起来,都成为灿烂美好的乐土”。 (查看原文)

四万
2021-01-26 20:18:59

—— 引自章节:12 耿耿夜灯照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