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与席勒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和友谊的书。两个天性禀赋本不相同的人——歌德偏于直觉和情感,席

勒则具有明晰的理智和坚韧的意志;一个注重自然,另一个注重自由——却结下一场深厚的友谊。著名作家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以歌德和席勒的大量日记、通信、文章和相关作品为基础,按照时间顺序,为读者展现了这段动人友谊的始末。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歌德与席勒诸多作品的创作细节,也会看到赫尔德、费希特、洪堡、荷尔德林等人物陆续登场——那真是一个德国人文精神的黄金时代。

作者简介: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1945 年生,哲学家、作家,著述甚丰,多次获奖,其著作已被翻译成十九种语言。他为许多名人立传,推出了叔本华、霍夫曼、尼采、海德格尔和席勒等人的传记,还撰写了许多关于人生根本问题的书籍,尤其是他于2007年发表的《论浪漫派》颇受业界好评。现今他生活在巴登威勒和柏林,为德国语言和文学学院院士。

原文摘录:

而席勒认为歌德是一个既骄傲又古板的女人,得跟她弄出个孩子来,让她在世人面前丢人现眼才解气。 (查看原文)

看不见的城市
2017-04-24 22:32:28

—— 引自第3页

歌德反对 “被煽动者” 的政治激情 , 推崇在有限条件的制约下培养和造就具有个性的人。 既然我们无法纵观全面 ,遥远的事情又使我们精力分散 , 那么个体就应该把自己培养成某种程度上完整的人一一.这就是歌德的原则,几年后在《西东合集》里做了如下表述:尘世凡人的最大幸福/只是拥有那富于个性的自我。歌德对这一个性理想的追求近于固执,把别的任何什么都排除在外,这里包含着一种有利于人生的、光彩夺目的漠视,这一点肯定会受到尼采的赞誉。 (查看原文)

漫游的墨鱼
2019-01-15 21:57:48

—— 引自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