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心史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钱锺书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与其多年交往论学的过程,尝试解读钱锺书的生活世界和学术世界。全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论述“钱锺书的自我”, 参考心理学理论,阐释钱氏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剖析、忧患意识,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外篇从哲学、文学、诗学、史学分论“钱氏学术境界”,或称之为“微世界”。作者以史家笔法,探究钱氏其人其学,深度与立体地揭示了一代学人钱锺书的精神世界与学术思想。

作者简介:

汪荣祖,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1961),美国俄勒冈大学历史学硕士(1964),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71)。自1971年起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执教三十一年。现任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访问学者、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荣退教授等。曾任中美学术交流学者、上海复旦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台湾大学兼任教授、台湾中正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访问讲座教授等。曾获美国弗吉尼亚州社会科学院杰出学者、全美研究型图书馆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等荣誉。出版《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康章合论》《史学九章》《追寻失落的圆明园》《诗情史意》《槐聚心史》等中英文著作二十余种。

书成自题
中华新版序
弁言
导论
内篇:钱锺书的自我
第一章 自我意识
第二章 社会群体与自我认同
第三章 钱杨三人“互依我”
第四章 剖解自我
第五章 忧患与补偿
第六章 自我价值观
外篇:钱锺书的微世界
前言
第七章 哲学微世界
第八章 文学微世界
第九章 诗学微世界
第十章 史学微世界
后语
结论
引用书目
钱译西文名词一览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基罗库斯( Archilochus,前680-前645)有残句曰:“狐狸虽懂得很多事,但刺猬懂得一件大事”(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似谓狐理虽诡计多端,然不敌刺猬之一击。思想史家伯林借此作为两种不同人物的对喻,不分轩轾:将所有的一切归宿于一个中心思想者,刺猬也,诸如但丁、柏拉图、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 (查看原文)

方塘
2赞
2020-04-19 16:09:47

—— 引自章节:结论

基、尼采等人;追求许多不同甚至不相干的目标者,狐狸也,诸如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等。如此将才能两分为专精与博雅,或不免失之于浮泛,不够精准,但伯氏认为仍有其正确性,如在俄国文学史上,普希金( Alexander S。Pushkin,1799-1837)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M。 Dostoyevsky,1821-1881)为此一对喻最明显的两极,泾渭分明。不过,当他碰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Leo Tolstoy,1828-1910)时,即使托翁的生平言行都很透明,却难以将其归类。伯氏的设想是:“托翁是天生的狐狸,却相信自己是刺猬;他的天赋与成就是一回事,他信以为是以及对他成就的最终解释是另一回事。”の托翁是多才多艺的大作家,却想要充圣贤,当先知,做人类的导师2。钱锺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提到伯氏此喻,并说“苏轼之于司空图,仿佛狐狸忻羨刺猬,而波德菜亚之于雨果,则颇似刺猬忻羨狐狸。歌徳和柯勒立治都曾讲到这种现象,叶芝也亲切地描述了对“相反的自我’( the most unlike, being my anti-)的追求;美学家还特地制河一条规律,叫什么嗜好矛盾律( Law ofhe Antinomy of Taste。”。托翁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但嗜好未必定有矛盾。钱锺书像托翁一样是“狐理型”的天オ,博学多能,学者与作家兼而有之,然而他不仅不忻羡刺猬,甚且视任何单 (查看原文)

方塘
2赞
2020-04-19 16:09:47

—— 引自章节: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