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乔治亚•欧姬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之一,被公认为美国现代主义之母,是美国偶像级艺术家,她创作的具有隐含意义的花朵、风景及动物骨骼成为其典型的艺术符号。本书以欧姬芙不同时期的作品为章节,讲述她在不同的家——实际的家庭、精神的家园的经历,以及这些“家”给予她创作的灵感。除了她的艺术作品,她的穿着、她的特立独行,不但成为一个时代的艺术与时尚偶像,也反映了20世纪乃至当今女性精神与个体独立的风貌。书中附有大量精美作品图片,使读者在了解艺术家生平经历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
作者简介:
艾莉西亚•伊内兹•古兹曼在新墨西哥大学学习艺术史,并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视觉和文化研究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发表在《现代画家》《每日服务》《杂志》《后记》《风景》等。她是一名独立学者、作家和编辑,常驻圣达菲。
简介 1
《夜间沙漠里的火车》:一位艺术家的蜕变 5
《来自远方、近在咫尺》:来自远方的纪念品 45
《平顶山东侧道路2号》:荒原及荒原之外 95
《云上天空 1号》:家在途中 137
尾声 169
尾注 180
原版书参考文献 189
原版书版权和图片出处说明 191
致谢 19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艺术教育家亚瑟・卫斯理道的著作《构图:供师生使用的艺术构图之艺术练习系列》是艺术教育的核心教材,贝蒙和欧姫芙均从此书中受益。
道从菲诺洛莎的理论中总结出,整体结构中的每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音乐中的赋格(译者注:在一个声部上出现一个主题片段,再在其他声部上模仿这个片段,形成各个声部相互问答追逐的效果)。对道而言,“空间艺术”就像是视觉化的音乐。
在《构图》一书中,道认为“艺术应该通过构图来建立”,或者说“和谐地建立”,而非简单地“临摹”。
虽然道的艺术理念倾向于抽象,但他也明白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的重要性。艺术家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复制眼前所见,而是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明景物的空间关系。
道将线条、浓淡和色彩定义为艺术三原则,认为源于此范围内的美学案例是建立坚实美学基础的必要工具,这一工具将有助于绘画者更加全面地思考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确定如何“分割空间及(构建)简单的明暗块面”。一遍又一遍地构思构图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帮助绘画者更好地聚焦某个主题,在反复的尝试中明确物体的空间关系。(p12-13) (查看原文)
May
2021-06-12 06:25:22
—— 引自章节:《夜间沙漠里的火车》:一位艺术家的蜕变 5
欧姬芙将看上去似乎缺少风景的感知现象描述为“空”。……欧姬芙开始往返于旷野的孤独和城市的喧器之间。这对立的两极不仅贯穿了她成年后的大多数时间,而且影响了她在创作时对正(满)负(空)空间的使用。
虽然欧姬芙常在给密友的信中表示自己对平原的“空旷”心怀敬畏,她却仍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如何填满空白的画面。由于画具匮乏,干早的土地上也没有花朵可画,欧姬芙让学生们在纸上画正方形,并在正方形的某处画一扇门,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构图能力。欧姫芙后来回忆道:“我希望能借此让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划分空间。”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是从“空间分割”法中行生出来的,是一种预知练习,实际上,欧姬芙的美学观便是以此为基础的。几十年后,她以阿比丘家中萨利塔门( salita)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展示了自己对正方形和门的实践结果。直到那时,“分割空间”仍是欧姫芙最关切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平原上的“空旷”之处。她没有直接使用正方形和门,而是借助建筑环境、地理构造和色彩来表达,通过这些架构工具将周围环境分割成独特的视觉区域和正负空间。(p19) (查看原文)
May
2021-06-12 05:28:47
—— 引自章节:《夜间沙漠里的火车》:一位艺术家的蜕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