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陈梦家是中国现代史上难得的一位大才!他的前半生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后半生却写尽屈辱与坎坷。 本书全面细致地书写了这位新月派诗人、古文字学家、明式家具收藏家陈梦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全书分别绘制出陈梦家与闻一多、胡适、梅贻琦、容庚、唐兰、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图景。从中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国宝守护者、考古学家、古文字大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暂、璀璨却又坎坷的一生。从全书陈梦家的朋友圈,可见一个大时代中知识分子们的治学、处世及各自命运的沉浮变迁。
作者简介:
方继孝,北京人 。文史学者、作家、鉴藏家。主要著作有:《旧墨记》书系(六辑)、《碎锦零笺》、《品味书简》、《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撂地儿》、《笺墨记缘》、《京剧从这里走来》。 辑校:《陈独秀先生遗稿》。整理:《溥仪批校本<我的前半生>》、查阜西著《古琴的常识与演奏》、孟超著《流云散记》。其中,《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记与往事》一书,荣获2006年度“中国美的书”;《笺墨记缘》入2020年度“南都十大好书”之列。
目 录
序一 我所记得的梦家先生 王世民 1
序二 天下几人识梦家 方继孝 7
闻一多:“梦家是我发现的” 17
胡适:亦师亦友亦真情 32
赵紫宸:父子般的翁婿情 51
陆志韦:“一碗清水两袖风”的寄父 72
容庚:恩怨难计算 111
朱自清:宽厚温良的师长 123
梅贻琦:“大公至正”的关心与器重 137
冯友兰:“三同”结下忘年交 152
吴有训:友谊胜过师生情 172
袁同礼: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 202
王重民:与时代不相合的同路人 215
唐兰:同道中人,相煎何急 227
于省吾:同列“甲骨四老” 270
夏鼐:命运迥异的考古学人 293
徐森玉:惜才护宝的森老 346
查阜西:“寒泉”“海潮”两知音 381
丁惠康:收藏界的一挚友 410
王世襄:同好“偏门”研究的兄弟 433
芳信夫妇:可托“绝命书”的亲人 463
附录
陈金镛家族直系亲属简表 489
陈梦家年谱 49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他讲《论语》,当朗读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重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便挥动双臂,那长袍宽袖,飘飘欲仙,自成古文人风骨,煞有魅力。有调皮的学生故意请教陈先生: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有几人结了婚,几人没有结婚。这问题本来无解,没想到陈梦家信口回复道:“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故三十个贤人结了婚;童子六七人,六七得四十ニ,四十个没结婚,三十加四十ニ,正好七十二贤人。”此番回答,虽是歪解,却一时在西南联大传为佳话。
p139 (查看原文)
May
2 回复
2赞
2021-10-26 19:54:09
—— 引自章节:梅贻琦:“大公至正”的关心与器重 137
1928年秋后,国民政府大学院筹建国立武汉大学,闻一多应国立武汉大学代理校长刘树杞的邀请,就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此时正值武汉大学等建阶段,闻一多参与了武汉大学的筹建和规划。武汉大学校区新址选定在罗家山,原名落驾山,根据闻一多建议,改为富有诗意的谐音“珞珈山”,一直沿用至今。山前原建有石坊,坊上镌刻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出自闻一多手笔。闻一多还为武汉大学设计和书写了小篆体“武大”二字的校徽。 (查看原文)
酱油
2赞
2021-11-09 14:56:16
—— 引自章节:闻一多:“梦家是我发现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