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阐释以往很少关注的柯林武德在1926年至1928年的历史哲学手稿,将柯林武德早期的历史哲学与康德的批判哲学关联起来,辨析柯林武德能否对“历史学是怎样成为可能的建立起一种独立的证明”。正是在《历史哲学纲要》的手稿中,柯林武德非常明确地依照康德批判哲学的四个范畴(质、量、关系、模态)来分析历史哲学的内涵,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理性批判”。
一旦柯林武德论证了历史思维是研究某个主题的每一个人在心中都必然唤起的理性认知能力,也就在历史思维的普遍有效性上回答了历史客观性问题。与此同时,一旦柯林武德论证了历史思维的普遍性,也就可以把历史思维表述为“历史性”,它是一切存在之物的限定词。由此,历史学在历史思维的普遍有效性的意义上可以成为一切科学的基础。
作者简介:
顾晓伟,安徽淮北人,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后到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现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和外国史学史。在《历史研究》《文艺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曾荣获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代表性著作和译著有《从怀疑走向共识: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研究》《史学原理》等。
绪 论 1
第一章 生平、讲稿与著述 51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学术志趣 51
第二节 牛津生活与“用笔思考” 55
第三节 生命的最后十年:“在黑暗中战斗” 58
第二章 关于历史的沉思:从事实的历史到作为历史的实在 62
第一节 作为断定事实的历史学 62
第二节 作为重演过去思想的历史学 66
第三节 作为历史的实在 71
第三章 历史哲学的形式和内容 75
第一节 历史哲学的缘起与绽出 75
第二节 历史哲学的三个层面 84
第四章 历史的观念性和现实性 89
第一节 历史与时间 89
第二节 历史的观念性:一切历史都是思想的历史 94
第三节 历史的现实性:历史学家的重演行动 100
第五章 历史知识的界限 109
第一节 澄清历史学家的实际工作程序 109
第二节 第二级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史学史 114
第三节 历史知识中的特殊和普遍 117
第六章 历史知识中的“因果观念” 122
第一节 历史知识中的形而上学问题 122
第二节 外在主义与内在主义交织的“因果观念” 125
第三节 柯林武德针对“因果观念”的解决之道 132
第七章 历史知识的确定性及其普遍有效性 140
第一节 关于真的两种理论:真之符合论和真之融贯论 140
第二节 历史知识的确定性:考古学的经验主义方法论和哲学的纯粹方法论 144
第三节 哲学的纯粹方法论:历史想象和构造的历史学 148
结 语 170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