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师从谭其骧等学术大师,在历史地理学、中国文化史方面做出了独到的学术贡献,取得了可喜的学术成就。本书围绕谭其骧等学术大师的学问与个人经历展开叙述,既有趣味盎然的故事,又有独到的学术追求,图文并茂,对于读者了解近现代学术文化史具有很好的引导之功。
作者简介: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有专著《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及合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等多种,并在《地理学报》《中国史研究》《佛学研究》《文物》《文学遗产》《自然科学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自序
谭其骧先生的五星级文章及学术活性
谭其骧先生的才情与笃实
谭其骧先生与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忆谭其骧师对我的博士入学考试
陪教师散步
独辟蹊径 为霞满天
无处登高——怀文元珏先生
镇筸出凤凰
黄永年先生二三事
陈桥驿先生在记忆中
学术的合作与创新
对学术的诚敬——邹逸麟先生和历史地理
学问与情怀——葛剑雄先生侧记
九十年代初期的沪上书市
赤脚年代的读书往事
千古文章未尽才——悼尚立
《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后记
《定额制度与区域文化》序
讲事实,讲科学,不要讲故事
文白异趣与文理殊途
思维过程与表述过程——《石钟山记》的文章学
学问中的证与悟
——陈寅恪、唐长孺俩先生对《桃花源记》的解读
大老表的现场感
邻家秋深
社会史如何贴近社会——读《清代嫁妆研究》
文体与语体——读《林村的故事》
环境史研究的核心价值
评《东汉政区地理》
给地理插上人文的翅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附〕历史地理学八十年:研究技术引领学科发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感觉,谭先生其实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能票戏,能喝酒。听戏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旧京北平滞留期间养成的嗜好。由听戏而与朋友一起学唱昆曲。1934年陆宗达先生的祖母八十大寿,在家演戏;谭先生与朱家溍先生同台演《长生殿》之《闻玲》,饰唐明皇一角。之后虽然再没有登场,但在京、沪两地都经常参加一些曲友的聚会(葛剑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63页)。谭先生对昆曲以及其他戏曲的爱好持续终生。喝酒则主要是少壮宜努力之事。1946年9月初,在浙大复员离开遵义前,“漫卷诗书喜欲狂”的谭先生与陈乐素先生等四人喝光了四瓶茅台,谭先生包办了一瓶多。此事虽然空前而绝后,但由此可见谭先生的酒量。哀乐中年时,住在复旦的谭先生经常一个人跑到五角场去喝酒,多次沉醉不知归路。
在很多方面,谭先生都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艺术气质。他的字写得很漂亮,特别是硬笔字。风流倜傥,文质彬彬,秀雅到不可方物。毛笔字平时写得少,用笔稍显生涩,然而也很有味道。文人字,耐看。他的文章也很精致。不花哨,可是造意深刻,风神俊爽,措辞渊雅,几乎找不到冗余的字句,当然更不可能有粗率的表达。据说谭先生的讲演也极精彩,可惜余生已晚,只能根据以前亲历者的描述来想象其风神。不过听他平常讲话,能感觉到他的语言很引人入胜。
艺术需要才情。才人做事,自不免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招数。葛剑雄先生撰文比较顾颉刚先生与谭先生的个性差异,曾引述顾先生给谭先生的信,中间有告诫谭先生“千万不可染江浙人之名士气”之语。此信写于1932年年底,其时顾先生与谭先生相知尚不甚深。这是一个对于理解谭先生极有助益的观察视角。我辈作为谭先生学生,无论自我标榜如何客观,事实上总未免有情,未免带有一种仰视的目光。唯其如此,谭先生工作中某些不足和遗憾,我们总能自觉不自觉地比旁人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应该承认,这从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向谭先生提出商榷和质… (查看原文)
新史学
2赞
2018-11-30 16:41:26
—— 引自第15页
如果说现在的人文地理在发皇过程中还存在着缺憾,个人认为较突出的是缺乏足够的历史感。现在的人文地理从业者就气质来说大多属于科学家,——研究人文现象的科学家,他们很注意对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吸收借鉴,却很少引入历史的视角。或许是因为另外有一些人专门在研究历史地理的缘故吧。但事情的复杂性也就体现在这里:人文地理面对的虽然是现代视野中的地理事象,但因为它是人文的,所以往往也是历史的。例如,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再现代不过的人文地理问题了,可是,各区域原有的城镇体系,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这且不说,各地在近数十年城市化急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说这是崭新的问题,可是,崭新的问题背后深藏着的却是一道历史的走向。同样是城市吞噬农村,在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城中村”问题,而在长江三角洲,在其它地区,类似的问题却并不突显。如果说这中间有什么因素在起作用,除了问历史还能问谁呢?这个现象虽然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现代地理现象,但实在是一个从区域社会历史中生发出来的问题。 (查看原文)
新史学
2赞
2018-11-30 16:43:22
—— 引自第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