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一位中国农民、改革者、企业家的成长史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偶像”——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的传奇一生

◇““十年添个零”

7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万元

8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0万元

90年代,企业日创利润1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00万元

21世纪,企业日创利润1000万元,员工最高年收入1000万元

◇ “四个一万工程”

帮扶10000个孤寡老人

10000个失学儿童

10000个残障儿童

10000个特困学生

【图书简介】

《鲁冠球:一位中国农民、改革者、企业家的成长史》是财经作家、高级记者,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创作的一部反映著名企业家、“改革先锋”鲁冠球成长史的长篇纪实文学。

鲁冠球是万向集团创始人,是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卓越代表人物,是跨越时代、领导潮流的创业常青树,获得了诸多国家级荣誉。他是中国农民的儿子,从田野走向世界,拥有国际视野,其人格魅力享誉国内外;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坚定地践行共同富裕之路;他也是一位“改革先锋”,注重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矢志不渝地做“有意义的事”。

本书透过对鲁冠球人生轨迹的探寻,呈现了鲁冠球的少年时期,早期创业时夹缝中求生的努力,改革开放后带领万向集团快速发展、走向世界的过程,以及进入新世纪后向着“造车梦”一步步前行的努力。同时,将鲁冠球的成长与特定的历史、特定的时代结合起来,挖掘个人命运与时代进程的内在关联,为当代企业管理者竞逐商业世界和时代的潮流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媒体评价】

鲁冠球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偶像”。

——《新华每日电讯》

一位国家英雄式人物。

——《华尔街日报》

鲁冠球这一代企业家的共性是:他们能够将群体发展目标和个人财富目标结合起来,能够将政策调整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有鲜明的实干家气质和与时代同向的使命感。

——《新京报》

跟美国、德国当年工业化起步期的企业家相比,鲁冠球们的生存环境和起点恶劣得多。他们践行着很多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朴素的道理,这些肯定吃苦上进、期望奉献社会的朴素道理会在经济和经济之外的所有领域散发光芒。

——《第一财经日报》

大潮汹涌奔腾。破冰者鲁冠球积极与时代互动,凭借不断进阶、与时代融合的企业家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无数“鲁冠球”的命运之变,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浙商》杂志

作者简介:

第一部 1944 年—1968 年 有梦的少年
第一章 生于钱塘江畔
鲁家的孩子
不会种地的农民子弟
进城去
第二章 创业前传
从修车铺开始
被割了“尾巴”
戴上了“红帽子”
第二部 1969 年—1982 年 夹缝中的进击
第三章 计划还是市场
进不了计划的“私生子”
靠“市场”说话
为什么是万向节
第四章 改造农民
3万套废品事件
管理至上
花钱“买”大学生
反对“狼性文化”
第三部 1983 年—1998 年 曙光在前
第五章 最重要的一次签字
我要承包
企业家归来
跌宕改革者
第六章 通往共产主义的路就在脚下
乡土奇葩
承包奖金风波
衙前寓言
第七章 世界,我们来了
第一次出口
第一次出国
外部世界的好奇心
第八章 产权破局
股份合作制的一小步
花钱买不管
产权量化难题
上市去
第九章 与旧传统决裂
禹作敏背影
二次国际化
资本再造
第四部 1999 年—2017 年 三万英尺之上
第十章 造车者
梦想的力量
收购菲斯科
我只做电动汽车
第十一章 万向的方向
奋斗十年添个零
我不是商人,我是企业家
这辈子我跟定共产党了
第十二章 进化的第三重境界
一个人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世界
不要忘记穷人
为农民说话的人太少了
尾 声 天上的鲁冠球星
最后时光
送别
继承者
鲁冠球手迹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值得被仰望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