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通过诗人曼德施塔姆的个人遭遇来折射俄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悲惨命运,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反人道、反文化本质,曼德施塔姆夫人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于是成了一个大恐怖时代的文学见证人。《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是一份历史的证词,更是一段文学的记忆。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体现了二十世纪俄国“遗孀文学”的几个主要特征:首先是作者的遗孀身份,这类作品大多写于作者的丈夫去世之后,是孤独中的寡妻们回忆往事、记忆亡夫的途径和结果;其次,此类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都是关于逝去丈夫的,它们作为一种回忆录体裁所体现出的形式特征,即它们大多并非自传,而是“他传”;最后,则是此类作品中所渗透着的作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女性作者们写作此类作品的目的大多仍在于为亡夫树碑立传,或正名申冤。

作者简介: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3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 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第二本书》和《第三本书》。1980年12月29日,娜杰日达卒于莫斯科。“娜杰日达”在俄语中意为“希望”。

刘文飞,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社科院长城学者,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译林》《俄罗斯文艺》等杂志编委,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特聘或客座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俄罗斯利哈乔夫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俄语诗史》《诗歌漂流瓶》《墙里墙外》《阅读普希金》《布罗茨基传》《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别样的风景》等十余部,主要译著有《普希金诗选》《俄罗斯文化史》《俄罗斯侨民文学史》《抒情诗的呼吸》《俄国文学史》等三十余部,另编有《普希金全集》《诗与思文丛》《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苏联文学反思》等丛书或文集,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 录
中译本序/刘文飞
俄文版序/尼•潘琴科
文明的儿子/约•布罗茨基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约•布罗茨基
五月之夜
抄 家
晨 思
第二轮
菜篮子
门 路
社会舆论
探监
理论与实践
聚会和送别
另一边
非理性
同名人
巧克力
跳 楼
切尔登
错 觉
职业和疾病
“里面”
赫里斯托夫雷奇
谁之罪
“副官”
奇迹之实质
前往目的地
别杀人
俄国革命之女性
传送带
金翅雀的故乡
医生和疾病
委屈的房东

奇迹之源
两个截然相反的人
两种声音
毁灭之路
投 降
价值重估
劳 作
嚅动和絮语
书和笔记本
组 诗
双重枝桠
沃罗涅日的最后一冬
颂 诗
金科玉律
我的“希望”
“附加的一天”
比萨拉比亚马车
幻 想
只读一本书的读者
科里亚•吉洪诺夫
书 架
我们的文献
意大利
社会结构
不需要
大地和尘世因素
档案和声音
旧与新
警察维纳斯
偶然性
电 工
别墅客
狼饱肚子靠腿勤
晚会和奶牛
老 友
非党的塔尼娅
诗歌爱好者
暗 淡
日常生活一幕
自杀者
新生活的使者
最后的牧歌
纺织工人
什克洛夫斯基一家
马里纳小树林
同 谋
妈妈送小姐来萨马基哈疗养
五一节
古戈夫娜
陷 阱
索菲伊卡的小窗口
死亡日期
还有一个故事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头公牛在被送往屠宰场的时候,还会试图撞倒、踩踏那些肮脏的屠夫。要知道,并无其他公牛能够告诉这头公牛,说这样做毫无成功的先例,前往屠宰场的牲口再也不会返回畜群。而在人类社会,人们在不断地相互交流经验。正因为如此,我从未听说一位被押往刑场的人拼命抵抗,挣脱绳索,勇敢自卫,摧毁障碍,最后成功逃走。人们甚至替死刑犯想出一种特殊的勇敢表达方式,即不愿被蒙上眼睛,而选择直面死刑。我却赞同公牛,赞同公牛盲目的愤怒。我赞同这种顽强的动物特性,它并无人类的理智和愚钝,并不去思量成功的可能性,它也不知道绝望这样一种卑鄙的情感。 (查看原文)

西峰秀色
12赞
2022-07-06 16:37:59

—— 引自章节:另一边

后来我也常常想,当遭到殴打、被靴子踩踏的时候,是否应该发出哀嚎。保持恶魔般的高傲并用蔑视的沉默回敬刽子手,是否就更好呢?我认定,还是应该发出哀嚎。这不知自何处传来的可怜的哀嚎声往往会传进死寂的、几乎密不透风的囚室,这哀嚎声中就凝聚着人类尊严和生活信念的最后残存。一个人就是用这哀嚎在大地上留下痕迹,用这哀嚎告诉人们他的生与死。他在用哀嚎捍卫自己生的权利,向外界传导讯息,他渴望获得帮助,他在呼吁进行抵抗。如果身边再也没有剩下任何东西,那就应该发出哀嚎。沉默,则是真正的反人类罪行。 (查看原文)

德尔维什
7赞
2014-01-21 17:04:51

—— 引自章节: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