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随笔访谈集 简体中文首度出版
★ 8篇电影随笔,9部电影自述,30篇访谈串起30年导演生涯,以文字剖解“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如何异化
★ 包含对谈戈达尔、致信卡尔维诺、讲述《中国》拍摄始末等多篇珍贵文章,穿透迷离晦涩的电影语言,走进导演的内心世界
【内容简介】
因为安东尼奥尼,现代性第一次以如此具象的方式出现在银幕上。他借镜头挖掘红色内里深深的冰冷,审视喧哗背后的虚无与失落,将电影由新现实主义拉入更加疏离与切身的心理真实。所有人都是同一个人,每种生活都是一段相似的旋律。
《我生命的流转之光:安东尼奥尼谈电影》收录了安东尼奥尼关于电影的随笔、为《放大》《奇遇》《中国》等九部个人作品写下的文章,以及导演生涯最全访谈,包含同戈达尔等人的对话。本书借文字重新展示安东尼奥尼对现代社会的肢解与观察,带我们领略他独特语汇下的二十世纪孤独。
【名家推荐】
我觉得我作为电影导演的天赋来自艺术,而安东尼奥尼的天赋来自文学。
——费德里克·费里尼
我更倾向于从角色的主观立场去观察和思考,而米开朗基罗更冷静、更疏离,不在中间,而是讲故事的人的俯视。间离是他的主题:分离、不相容、疏远。
——维姆·文德斯
我被《奇遇》以及安东尼奥尼后来的电影摄去了魂魄,他直视着灵魂之谜,我希望自己能不断地去体验这些画面,并在此间漫游。
——马丁·斯科塞斯
既不强加意义,也不取消意义。这种辩证性赋予你的电影一种非凡的微妙之处:你的艺术在于始终保持意义之路的开放,仿佛因谨慎而悬而未决。正是这一点,让你履行了我们时代所需的艺术家使命:既不教条,也不空洞。
——罗兰·巴特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电影导演、编剧,世界级电影大师。进入电影行业前,曾为《波河日报》《电影》等报刊撰写评论。1942年与新现实主义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合作撰写了《飞行员归来》的剧本,从此开启电影生涯。1950年推出故事长片首作《某种爱的纪录》。六七十年代进入创作黄金期:编剧、执导的《奇遇》《夜》《蚀》《红色沙漠》,在全球影坛大放异彩;而后拍出了更具国际色彩的《放大》《扎布里斯基角》和《过客》,成为诠释现代主义代表性的电影作者。1985年中风失语,沉寂多年后于1995年完成故事长片《云上的日子》。2004年与王家卫、史蒂文•索德伯格合拍的《爱神》为其遗作。2007年7月30日逝世于罗马。
【译者简介】
卢玲,拥有十多年语种翻译与编辑经验,常年往返中国和意大利两地,精通意大利语、法语及英语。长期关注并深耕欧洲现代电影发展流派,深入研究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等重要电影运动,对影像叙事与文化跨界表达有独到见解。
【目录】
视角与叙述 乔治·蒂纳齐
·我的电影生涯
我的经历
电影创作:我生命的流转之光
关于演员的悖论
情感的病症
对于演员的思考
“事件”与影像
现实与真实电影
《六部电影》序言
·我的影片
“自杀”:《小巷之爱》(Amore in città,1953)短片之一
《女朋友》(Le amiche,1955)
《奇遇》(L’avventura,1960)
《红色沙漠》(Il deserto rosso,1964)
《放大》(Blow-Up,1966)
《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1970)
《中国》(Chung Kuo, Cina,1972)
《过客》(Professione: reporter,1974)
《奥伯瓦尔德的秘密》(Il mistero di oberwald,1980)
·对 谈
在电影的源头,有一个选择
我的灵感来自图像
关于情色
我厌倦了今天的电影
窗外就是世界
我和电影,我和女人
电影史是由电影创造的
职业对抗
十 问
对 话
一位导演的身份证明
·电影采访
《某种爱的记录》
《失败者》
《奇遇》
《夜》
《蚀》
《红色沙漠》
夜,蚀,曙光
美国的沙漠
《扎布里斯基角》
美国经历
永不停歇的更新
从《中国》到《过客》
《过客》
通向深处的探索
导演与电子技术:相信我,这是我们的未来
一部关于冲突的电影
《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
论方法
采 访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位法国评论家因为不知道把您比作谁(把其他导演比作您更容易点),于是,他把您比作……奥逊·威尔斯。也许,是因为威尔斯是现代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
又或者,因为他也总是讲述爱情故事。
弗朗索瓦·特吕弗认为威尔斯是一位女性化的导演。
特吕弗有时会说一些奇怪的话。我觉得威尔斯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叙述者,都非常男性化。他以一种男性的权威掌控着故事和人物。
是否有哪位导演,至少在您刚开始电影创作时,给过您一些启发?
我非常喜欢布列松的《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我喜欢他逃避高潮戏的方式:布列松只展示高潮戏的后果。而且,我觉得他赋予角色在环境中的分量的方式相当独特。玛丽亚·卡萨雷斯的某些全身镜头令人难忘。也许,这也是因为玛丽亚·卡萨雷斯具有一种独特的存在感。
在黄金时期的法国电影导演中,谁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
我非常喜欢维戈的《尼斯印象》(À propos de Nice),那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纪录片。维戈通过他的电影让人喜爱他。但是我认为最伟大的还是雷诺阿。也许,他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度,拍出了最美的电影。《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马赛曲》(La Marseillaise)、《大幻影》,还有《母狗》(La Chienne)、《布杜落水遇救记》(Boudu sauvé des eaux)……数不胜数。
我们来谈谈意大利电影。在罗西里尼和维斯康蒂之后,还有哪位导演得到您的欣赏吗?
我没说过我只喜欢罗西里尼和维斯康蒂。有一次为了打赌,我列了一份实至名归的意大利导演名单,结果超过了一百个。我们都知道最好的那些 :费里尼、弗朗西斯科·罗西、埃里奥·贝多利、马可·费雷里、贝托鲁奇、贝洛基奥、埃曼诺·奥尔米、塔维亚尼兄弟、瓦莱里奥·祖利尼、佛朗哥·布鲁萨蒂、弗洛雷斯塔诺·万奇尼等等。不过大家常常忘记一个我认为非比寻常的导演:奇托·马塞利。他的生活有点儿无度,… (查看原文)
Cu2 (OH)2CO3
1赞
2025-09-03 14:19:43
—— 引自章节:电影史是由电影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