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生为女性,如何定义自己的哲学?
1929年的一个清晨,21岁的波伏瓦与24岁的萨特在卢森堡花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辩,三个小时后,波伏瓦宣告自己在哲学上对萨特全面溃败。这似乎折射出“知识女性”的共同困境——当她们闯入智识领域时,该如何突破教育壁垒、文化规训与自我质疑的重重枷锁?
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切入波伏瓦的著述与个人生活,揭示出其在智识生涯与情感生活中所关注的核心命题——如何在哲学殿堂确立女性的主体性?如何将“知识女性”的身份转化为思想创造的源泉?作者指出,波伏瓦的人生历程表明,女性凭借思想力量可重塑哲学版图,智识独立与情感丰盈也并非矛盾,而是可共生的生命维度,这是她作为一名知识女性留给当代的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
托里尔•莫伊(Toril Moi)
杜克大学教授,知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主要著作有《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性,性别与身体》《何为女性?》《克里斯蒂娃读本》等。
杨晓琼
自由译者,另译有《想象共和国》《扳手》《中亚行纪》《维塔》《性权利》《性别打结》。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略语表
今日的西蒙娜•德•波伏瓦:2008年版导言
导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仅次于萨特
第二章 一名知识女性的造就
第三章 政治与知识女性:对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评价中的陈词滥调与寻常说法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女宾》:一场存在主义情节剧
第五章 自由与调情:萨特与波伏瓦之间的个人生活与哲学
第六章 暧昧的女人:《第二性》中的异化和身体
第七章 波伏瓦的乌托邦:《第二性》的政治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孤独与分离的丑闻:对抑郁的书写
后记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这里,我认为“知识女性”指的是所有曾认真地视自己为思想者的女性,尤其是在教育的语境之下。无论她们是否选择将自己的知识兴趣转化为职业,这些女性都懂得在思考中获得乐趣。她们往往也知道,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强大势力认为这种乐趣不是为她们准备的:一个人不是等拿到博士学位,才开始担心对知识的积极兴趣会让自己被贴上“蓝袜子”或“干瘪女教师”的标签。知识女性与母亲的关系不和,或与男性知识分子发展出米谢勒·勒德夫所说的“情色-理论转移关系”(erotico-theoretical transference relations),也并非罕见。 (查看原文)
长安
3赞
2025-08-14 20:04:57
—— 引自章节:导言
If she wants Gerbert freely to choose her,it is not only because this willmake her feel desirable,but because it is only by appealing to his freedomthat she can avoid being reduced to a simple object in his eyes.Or inother words:only by offering one’s freedom to the freedom of the othercan one hope to have one’s own freedom respected in return. (查看原文)
胡桃楸
2023-07-25 11:43:17
—— 引自第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