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马克斯·缪勒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德国到法国再到英国,并最终成为牛津大学教授;从浪漫主义者蜕变为近代比较语文学、比较宗教学与东方学奠基人之一。缪勒以敏锐的眼光与深刻的意识,将自身生命历程与思想成长融入19世纪欧洲广阔的学术、政治、社会背景,由此呈现了彼时欧洲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以及东方学在西方的产生历史。可以说,这部自传已经超越了寻常的人生史的视野,而具有欧洲史甚至世界史的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马克斯·缪勒(Max Müller,1823-1900),西方近代比较语文学、比较宗教学、东方学奠基人之一,开拓了对古代印度及中国思想的研究,并将东方研究置于世界文明比较研究的大格局中。代表作有《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学导论》《比较神话学》等。此外,他还编辑了《梨俱吠陀》,并主编《东方圣典》等。
张巍卓,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出版有专著《伦理文化: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源起与要义》,译著《共同体与社会》《论哲学术语》《霍布斯的生平与学说》《论尼采崇拜:一个批判》等。
戚依涵,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序言(威廉·缪勒)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在德绍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 在莱比锡的求学岁月
第四章 大学
第五章 巴黎
第六章 抵达英国
第七章 在牛津的早期岁月
第八章 早年在牛津时期的朋友们
第九章 自白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