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基于三十多年的观察,罗伯特·杰维斯在这本引起争论的书中推断,许多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政治学理论,其基础是错误的。从复杂理论的视角出发,作者观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事物相互联系的世界中,我们行为的非故意后果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测的。这本书所引入的富有说服力的新概念,不仅有益于国际关系理念家,而且有益于所有对比较政治学和政治理论感兴趣的社会科学家。
利用形形色色的学术研究和大量富有启示的实例,罗伯特·杰维斯向人们表明,“系统效应”是社会和政治生活中重要但又常被忽略的部分……他的洞见也会激发那些对其他社会问题感到困惑的人的想象力……从总体上看,《系统效应》的寓意使人清醒而又富有价值。
——斯蒂芬·M.沃尔特 《大西洋月刊》
《系统效应》是一部重要和适时的著作,这几乎没有疑问。不仅外交官,而且所有面对决策任务而又无法确知替代行动后果的人都应该仔细研读这本书——这些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读者群。
——齐格蒙·鲍曼 《泰晤士文学增刊》
作者简介:
罗伯特·杰维斯 生于1940年,196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1968-1974年在哈佛大学任教。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史蒂文森(Adlai E. Stevenson)国际政治学讲座教授,是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杰维斯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成员,担任过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他的著作包括《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1976年)、《核革命的意义》(1989年)、《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1997年)和《新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2005年)等。
中文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定义与例证
突现属性
相互联系
以自然为背景的博弈不是对抗自然的博弈
第二章 系统的效应
间接及滞后效应
关系通常不是由双边决定的
互动而非相加
结果并不随意图而来
管理
检验与方法的含意
第三章 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
变量是什么?
因变量与自变量都是体系变量
系统作为因变量
系统作为自变量
华尔兹
第四章 反馈
反馈的类型
均势
类似均势的其他负反馈
其他形式的负反馈
正反馈
均势、多米诺与螺旋:反馈与武力
第五章 关系、替代选择与谈判
三角关系
替代选择与谈判杠杆
结构的影响
判断的空间——并非结构决定
第六章 结盟与一致性
系统趋于一致的方式和原因
一致性的成因
作为心理动态的平衡
条件与限度
第七章 在系统中行动
信息、信念与行动
缺乏对系统效应的认识
在系统中行动
对系统效应的预期
间接途径
多头并举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两极体系中,超级大国不需要结盟,因为它拥有足够的资源,以致可以依赖于“内部制衡”(internal balancing)——通过国内的建设计划获得武器。相比之下,在多极体系中,国家在军事上是相互依赖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保卫自己。结盟的需要反过来造成了危险的责任:大国可能不得不进行战争,这并非因为它们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是因为不进行战争,它们就会因失去必要的伙伴而遭受失败与背叛,从而危及自己的安全。 (查看原文)
Célès
2赞
2012-10-17 23:08:20
—— 引自第125页
间接效应也可以用来改变他者面对的激励,因而能使他们转向所期望的方向。例如,一些试图保护红木森林的人会拒绝呼吁消费者进行抵制:“我们应当购买热带木材,这样它才能保值。如果没有木材市场,这些森林将会被伐除,而土地将会转用于农业。”相似地,尽管保护濒危物种的最明显的方式是禁止捕猎,但更好的方法或许是出售昂贵的狩猎许可证,这将使当地人有动机去保护这些物种。从更大的范围讲,经济相互依赖获取政治支持通常并不是通过改变最高领导人的信念或目标,而是通过加强那些支持开放的经济体系的集团,以及给予重要行为体以外贸份额来实现的。
对行为体来说,一种相关的途径是将权力移交给那些坚持立场的动机更强烈的行为体。在英国遵循与中国直接谈判的政策,为香港回归中国后的最好前景进行交涉时,英国并没有这样做。不过,英国也许应该给予香港居民一英国公民身份。从表面上看,如果英国人这样做了,香港人就会蜂拥奔向英国,而这并不是英国的目标。然而,由于中国想要的是一个繁荣兴旺的经济区,而不是只想增加些许领土,因此香港居民因为可以离开而拥有了更大的讨价还价的权力。再者,香港人知道自己可以离开,也可以减少导致恐慌和自我实现的忧伤预言的危险。 (查看原文)
Célès
1赞
2012-10-19 13:17:00
—— 引自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