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我国十年浩劫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本书所涉及问题的是是非,早已十分明了,再谈文中这些批评、见解如何正确和基于善意,而攻击他的那些观点又如何荒谬和偏执,今天看来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我们固然佩服纪德的先见之明: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看出苏维埃政权要解体的种种征兆,并且提出了忠告。我们固然也钦佩纪德坚持正义的勇气:在世界范围左翼思想成为主流思潮的红色30年代,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题,站出来讲真话,触怒当时以苏联为核心的进步力量。对与错,从来就不能以一个政党、一条路线或一种思潮来划分,这一点早已被历史屡屡证明了。今天读《访苏归来》,最发人深省的,还是纪德这次面对大是大非急转弯的思想轨迹和心理历程。我们在敬佩之余,要看一看一代知识分子的佼佼者,如何不避艰难,走了这样一段历程。
作者简介: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著名作家。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伪币制造者》等,1909年与友人创办《新法兰西评论》,对现代法国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他先是苏联事业的同情者,继而加入共产主义阵营。1936年6月17日,纪德应苏联政府的邀请,以国宾的身份出度高尔基的葬礼,并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访问。然而,想象中理想的苏联与实际情况差距太大,他发觉自己原来陷入了乌托邦式的空想之中,访苏归来,纪德不再是共产党人了。归国不久发表《访苏归来》,3万多字的短文,加上次年出版的《附录》、《对正》等材料,也不足10万字,可是却掀起轩然大波,一夜之间,纪德就从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友人变成“敌人”。当年那种辩论和攻击的激烈程度,只有经过重大政治运动的人,才能有所领会。
序言-火盆上的得摩福翁
访苏归来
访苏归来・附录(一)
访苏归来・ 补正
访苏归来・附录(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法国,一家党报出于政治原因,要诋毁个人的名誉,就得找此人的政敌去干这种卑鄙的勾当;而在苏联,则要去找此人最亲密的朋友。他们并不去请求,而是要求。最有力的打击,是由背弃加力量的打击。想要毁掉一个人,让朋友背离他也同样重要,让他朋友提供证据……如果拒绝卖友,不肯干这种卑鄙的勾当,想救朋友,那他就要成为他朋友的陪葬品。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赞
2012-04-24 15:45:54
—— 引自第88页
德国人有句话形象特别鲜明,我怎么也想不出法语相应的表达方式:“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部分青红皂白,也是操之过急。洗澡水很脏,气味难闻了,这是可能的,我毫不费劲就确信这一点;而且脏极了,连孩子都不予考虑,看也不看就干脆全部倒掉……
假如现在我听说,他们出于和解和宽容的精神,又重新铸造大钟,我就十分担心这是个开头,等澡盆又装满了脏水……孩子又该倒掉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2-04-24 15:52:38
—— 引自第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