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民主观混乱的时代,错误的民主观将导致民主的错误
当代最清澈犀利的民主理论著作,开启政治反思旅程的权威首选
~~~~~~~~~~~~~~~~~~~~~~~~~~~~~~~~~~~~~~~~~~~~~~~~~~~~~~~~~~
每个真正对民主理论感兴趣的人都会欢迎《民主新论》一书的问世。它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对读者保持清新与活力。
——罗伯特•A. 达尔
萨托利重新检视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民主理论,并对其中的突出议题进行了机敏且细致的考察。他那尖锐犀利且抽丝剥茧的论证,巧妙地出入于各种竞争性的思想派别之间。这部博学多识的著作以其清晰性和惊人的力量足可成为大学本科生的入门佳作。
——威廉•T. 布卢姆
这是一部对政治学研究有重要贡献的杰作,可以说是“二战”以来关于民主最为重要的理论分析。作者以尖锐的妙语和讽刺感出色地营造出一种写作风格,清晰的洞察不时闪现。就学术书准而言,这样一位对政治科学的实证结果与政治哲学的经典文献同样熟稔的作者实属罕见,他将哲学分析与历史视角完美地结合起来。
——塞缪尔•S. 芬纳
~~~~~~~~~~~~~~~~~~~~~~~~~~~~~~~~~~~~~~~~~~~~~~~~~~~~~~~~~~~~~
《民主新论》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萨托利耗费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经典之作,一经问世便得到了广泛赞誉。学术界盛赞萨托利在民主学说上“堪称我们时代最为强大的头脑”,“他的论证没有真正的对手”。该书至今仍是民主理论研究的权威著作。萨托利希望以西方传统政治理论为基础,恢复其所谓的“主流民主学说”。
在下卷“古典问题”中,萨托利对经典的民主议题作了全面概览,阐明了西方古代民主同近现代民主的区别。他不惜笔墨,对民主、自由、平等等术语及其相关联系进行细致入微的概念分析和历史分析。他的结论是: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其核心始终是政治权力问题;在复杂庞大的现代社会,以公民亲自参与政治决策为基础的直接民主只能导致效率低下、权威贬值的政治后果;现代民主只能是“被统治的民主”,其关键在于有效制约统治的少数。
作者简介:
乔万尼•萨托利(Giovanni Sartori, 1924—2017.4.4)
当代著名政治思想家。1924年出生于佛罗伦萨,1946年取得佛罗伦萨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即留校任教。1976年接任阿尔蒙德的职位任斯坦福大学专职教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特-史维泽人文科学讲座教授 。研究领域广及民主理论、政党制度、宪政制度、治学方法等方面。除《民主新论》之外,其他代表作包括:Democratic Theory (1962),Tower of Babel (1975),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1976) ,Social Science Concepts(1984),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1997)等。
9. 什么是民主?定义、证明和选择
9.1 定义是任意的吗?
9.2 对惯例的批判
9.3 作为经验载体的词语
9.4 求证
9.5 比较评价
10. 古希腊民主与现代民主
10.1 同名不同系
10.2 直接民主或城邦民主
10.3 新旧个人主义和自由
10.4 近代观念和理想
10.5 认识上的颠倒
11. 自由与法律
11.1 政治自由与其他自由
11.2 政治自由
11.3 自由主义的自由
11.4 卢梭的法律至上说
11.5 对自主的批判
11.6 影响递减律
11.7 从法治到立法者统治
12. 平等
12.1 一种抗议性理想
12.2 公正和相同性
12.3 前民主的平等与民主的平等
12.4 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环境
12.5 平等主义的原则、对待和结果
12.6 平等的最大化
12.7 自由与平等
13. 放任主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
13.1 重合
13.2 不幸的时差
13.3 财产与占有性个人主义
13.4 自由主义的定义
13.5 自由主义民主
13.6 自由主义之中的民主
13.7 自由主义之外的民主
14. 市场、资本主义、计划和专家治国论
14.1 什么是计划?
14.2 什么是市场?
14.3 资本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14.4 市场社会主义
14.5 民主计划
14.6 民主、权力和无能力
14.7 专家的作用
14.8 科学的统治
15. 另一种民主?
15.1 卢梭和马克思的美好社会
15.2 马克思和列宁的国家观
15.3 人民民主
15.4 民主专政论
15.5 民主和爱民
15.6 词语之战
16. 意识形态的贫困
16.1 理想的衰竭
16.2 不可避免的与可以避免的
16.3 对观念的无端迫害
16.4 求新癖和超越癖
16.5 结语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然而在我看来,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有理由强调,检验民主就是用选举检验,因为只有选举才能显示“普遍的共识”,也就是说,显示(那些愿意显示意见的)全体人民的意见。能使自己的声音让上面和选举之外的人听到的,是精英或少数人的声音;它们是人民中一部分人的声音,通常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声音。只要还有千百万人一言不发,那么即使数百万示威者也不是人民。 (查看原文)
ギリシアの聖子
2赞
2020-05-31 18:18:36
—— 引自章节:5.1 舆论与民意的统治
信息是个人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成本”。获取一个部门的信息就要忽略另一个部门的信息。可以说,由于政治影响着每一个人,这使政治成为这一原则的一个例外。然而,成为知情者并维持这一状态的成本何时变为报酬并不固定,需要积累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由此可见,政治信息的分配就像其他利益领域的分配一样,在人口中会成为不平衡和不连续的分配。用康弗斯的话说,“不难理解,选民为何在政治信息上极为缺乏独立性”,因为“在大众选民的上层和下层之间,把精力花在政治上的成本和效益之比会有显著变化”。归根到底,即使人人都受过五年的大学教育,就有理由期待人口中的政治觉悟会有显著变化吗?我想是没有的 (查看原文)
若漫
1赞
2019-12-05 18:52:22
—— 引自章节:5.5 选举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