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知名和最受推崇的政治学者。

本书是以美国为背景对政治观念和政治体制之间关系的问题作答。作者考察了自由、平等的美国理想承诺与美国政治真实表现之间的持续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美国人对权威的敌视态度,解释了政府运作的真实机理,提出了改革运动形成的新理论。本书旨在设定一条考察美国政治的路径,凸显那些经常被人忽视的因素,提供一个研究视角,从某个角度解释美国何以既有如此之广的政治共识又有如此之大的政治冲突。

如作者本人在书中指出的:“这本书旨在提出思考美国政治的一种方式,强调某些时常被忽视的因素,并提供一个解释的视角,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美国既有如此多的政治共识,又有如此多的政治冲突。”

本书曾获美国出版协会最佳社会科学著作奖,是了解美国政治的必读学术经典。

作者简介:

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美国当代著名国际政治理论家,哈佛大学博士、教授,曾任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士兵与国家:军民关系的理论与政治》《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等。

第一章 不协调的政体
“我们实践你们的原则”
共识、对立、多元:美国政治的结构范式
理想与制度
第二章 美利坚信条与国家认同
美国的政治思想
美利坚信条的来源、范围和稳定性
政治理念与民族认同
第三章 鸿沟:美利坚信条与政治
共识与不稳定
第四章 对“鸿沟”的应对
美国的认知失调
不同的回应模式
鸿沟与美国政治的风格
第五章 信条激情的政治
美国历史上的信条激情时期
信条激情的氛围
信条冲突:运动与体制
改革及其局限
政治地震与政治重组
第六章 信条激情的源头
信条激情缘何出现?
一般根源:其他社会中的类似现象
一切源头尽在英国革命
美国政治的新教主义
第七章 S&S时期:1960-1975年
50-70年代:变化回应模式
冷漠自满心理与意识形态的终结(?)
自欺欺人的插曲和道德主义的激荡
抗议活动的动员
曝光的动力
遗产
改革与理想制度间的鸿沟
机构重组
权威的滥用与侵蚀
犬儒主义与权威重建
第八章 美国理想与制度的活力
理想制度间的鸿沟的未来
历史vs进步?
美国vs世界?
权力与自由:美国压迫的神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中心话题,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现象。这条鸿沟的重大意义源自美国政治理想的三个特征。第一是理想的广泛认同。同大部分欧洲社会相比,美国社会一直存在关于基本政治价值和信
念的广泛共识。历史上,这些构成了所谓“美利坚信条”( American Creed)的价值和信念是美利坚国家认同的独特源泉。第二是理想的本质内容。相比于其他大多数社会,美利坚信条的价值体系包括自由、民主、平等和个人主义,以及由此产生的根本上反政府、反权威特点。其他意识形态能够赋予既有权威和制度合法性,美利坚信条却使一切等级制强制性、权威主义的组织失去合法性一一即便是美国特色的政治机构也不例外。第三是理想的信仰强度。美国人对基本理想的信仰强度随时间和群体的不同而不同,历史上的美国社会在信仰狂热和信仰消极两极之间来回摆动。 (查看原文)

李潇潇
1赞
2021-08-08 15:48:28

—— 引自章节:“我们实践你们的原则”

自由与平等两种思想在美国的兼容共存,与二者在欧洲的激烈对抗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历史中的宗教与政治、宗教运动与政治改革也相互增强,虽然有着宪政和制度层面的政教分离,但这可能正是相互增强趋势的部分原因所在。清教革命的激情在彼此互动的宗教与政治浪潮中不断重现,这两股浪潮同宗同源,形式类似,动员的群体相近,造成的结果相同。那些被唤起去变革自己内心的人,同样可以被唤起去改革社会。在大觉醒和信条激情时期,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人和制度都难逃惊涛骇浪的洗礼。美国政治与宗教信念的共同源头既给宗教添加了政治的成分,又为政治灌输了宗教的激情。 (查看原文)

Closer1989
1赞
2021-11-09 10:17:35

—— 引自章节:美国政治的新教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