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边界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张维迎与林毅夫两位经济学家围绕中国产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多次辩论,此次辩论主题聚焦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话题之敏感与交锋之激烈,引起了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与全民广泛关注。本书辑录了此次大辩论中两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与其他重磅经济学家的相关文章,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简介:

张维迎,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ZUI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DI一人。2012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精彩书评

第一编 张维迎、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的讨论
林毅夫: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
张维迎:为什么产业政策注定会失败?
张维迎:林毅夫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林毅夫: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利用“后发优势”
张维迎:我为什么反对林毅夫?
林毅夫:产业政策与国家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第二编 经济学家看“产业政策”
詹姆斯?罗宾:产业政策和发展:政治经济学视角
菲利普?阿吉翁等:产业政策和竞争
吴敬琏:什么是结构性改革,它为何如此重要?
贾 康:产业政策与供给侧改革
王小鲁:关于“十三五”期间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考
赵 坚:产业政策之争中的逻辑问题
韦 森:政府在新兴产业的投资效率不如企业和市场
李稻葵:林毅夫和张维迎之争没抓住经济问题的根本
梁建章、黄文政:最好的产业政策是以“人”为本
冯兴元:竞争政策才是最好的产业政策
沈建光:产业政策大讨论:从“巨大中华”看产业政策之争
张曙光:市场主导与政府诱导——评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
王 勇:新结构经济学中的“政府”
朱恒鹏:“有为政府”论是实操宝典还是理论游戏?
樊 纲: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钱颖一:国企中也能有企业家精神
吴敬琏:产业政策讨论停留在表面上打转
田国强:对当前中国改革及平稳转型意义重大的三个问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就产业政策而言,激励机制的设计还有特殊的困难:一项政策的后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展现出来,短期内看上去好的政策,长期看可能是坏的;政策后果的好坏不仅依赖于政策的制定,也依赖于政策的执行。但政府官员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要界定每个官员的个人责任是不可能的。每个官员都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的决策辩护,我们很难区分究竟是“经”错了还是和尚念错了!3G的错误谁应该负责?光伏产业政策呢?我能想到的唯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如果政府要实现某个产业政策,就应该让赞成该产业政策的政府官员和专家把自己的一部分家产拿出来投入,或者做抵押物。既然你认为这个投资是好的,那就给你个赚大钱的机会吧!拿纳税人的钱搞投资,总会有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好的激励机制也只能缓解人的无耻,不能解决人的无知。 (查看原文)

小鸟七号
1赞
2022-03-06 12:30:13

—— 引自章节:张维迎:我为什么反对林毅夫?

林毅夫栩栩如生地把创新者比喻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认为政府应该补贴第一个吃螃蟹者。我没有考察过人类吃螃蟹的历史,但我相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想品尝美味佳肴的冒险冲动,而不是因为政府和其他什么人补贴才吃螃蟹的。林毅夫完全低估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承担风险,是出于信念和愿景,而非计算。凡要靠政府补贴才愿意去创新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寻租者,根本就算不上企业家!补贴这样的人会导致南郭先生们“滥竽充数”。 (查看原文)

小鸟七号
1赞
2022-03-06 12:30:13

—— 引自章节:张维迎:我为什么反对林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