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1963年,施特劳斯完成其最重要的作品《城邦与人》。
1964年,施特劳斯开始撰写另一部重要著作《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多芬》。
在这两部作品之间,施特劳斯在圣约翰学院开设了《高尔吉亚》研讨课程——这篇柏拉图对话的主题,是城邦正义与言语修辞。
因此,1963年的课程,或许是理解施特劳斯这两部重要作品的关键。
在对《高尔吉亚》的解读中,有别于大多数研究者,施特劳斯并不认为这篇对话毫无保留地谴责修辞术。对他来说,修辞术依旧是这篇对话的中心主题,贯穿了整部作品的三个部分。可以说,柏拉图通过撰写《高尔吉亚》批判了修辞术,但同时也在揭示修辞术的必要性,甚至或特别是对哲人而言的必要性。所以,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修辞术形式,得以弥合哲学与城邦间的鸿沟?——这恰是施特劳斯讨论阿里斯托芬时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他如此重视《高尔吉亚》的原因。
作者简介:
施特劳斯(Leo Strauss),20世纪著名政治哲学家,对当代政治、思想领域均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然权利与历史》《迫害与写作艺术》《论僭政》《什么是政治哲学》《城邦与人》等。
译者李致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古典语文学、古典哲学,译有《尼采与现时代》《尼采的使命》等。
施特劳斯讲学录整理规划
英文编者前言(斯托弗)
英文编者说明
修辞、政治与哲学——柏拉图《高尔吉亚》讲疏(1963年)
第一讲 导言(447a-447d)
第二讲 高尔吉亚部分(447c-452e)
第三讲 (未录)
第四讲 高尔吉亚部分(457c-464a)
第五讲 高尔吉亚、珀洛斯部分(463a-469c)
第六讲 珀洛斯部分(469c-474d)
第七讲 珀洛斯部分(474d-481b)
第八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481b-486d)
第九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486d-491d)
第十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491d-497c)
第十一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497b-501e)
第十二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502b-507d)
第十三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507d-513c)
第十四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513c-520b)
第十五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520c-结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换句话说,培根说,“更大的危险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不去一种更麻辣的生活一一好像加入更多醋和更多油一一因而更多精彩快乐的生活?”从这里直到霍布斯和洛克有一个发展,用社会历史学的术语来说,是从哲学转向所谓的资本主义或贪婪社会,其理论根基就在于此:快乐的最大化,满足的最大化,扩大欲望,而不再停留在简单的自然欲望的满足上,前者好得多。我相信,你们看出这个理贪婪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联系,因为你们从每个广告都能看出,资本主义的兴亡就在于刺激人们以前本来没有的欲望。要知道,例如,两代人之前详要诸如冰箱或冰柜这类有用的东西?因此,这是非常有趣的。 (查看原文)
豆友90195412
2020-05-02 12:59:57
—— 引自章节:第十一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497b-501e)
例如,你去读西塞罗的《论至善和极恶》( De Finibus),你会发现伊壁鸠鲁派的学说,唯一的道德原则就是快乐一痛苦;斯多亚派的原则,唯一的道德原则是自我保存,而不是快乐一痛苦。这一点已经在这里暗示出来。奇怪的事情发生在17世纪,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来说,自我保存变成了唯一的关键公式,他们首先从斯多亚派那里继承了这个观点,但与斯多亚派相反,[这些人]同时又是快乐主义者,而斯多亚派是反一快乐主义者,而[早期的]快乐主义者不谈自我保存。但霍布斯造成的这种新综合体意味着,唯一的根本原则[可以是]基于快乐主义的自我保存。总之,这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基层问题。 (查看原文)
豆友90195412
2020-05-07 10:09:15
—— 引自章节:第十三讲 卡利克勒斯部分(507d-5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