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摩斯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现代政治学之父霍布斯 生前被禁止出版的遗作

号称“国家”的庞然大物“利维坦”,只是一个人造的人。

主权是它的灵魂,动乱是它的疾病,内战是它的死亡。

如果说《利维坦》讨论的是主权者的诞生

《贝希摩斯》则展现了主权者死亡之后的景象

———————————————————————–

1640年爆发的英国革命,开启了现代世界史的进程。宗教纷争、民族矛盾、王权与议会的冲突等撕裂了英国,内战与革命的烽火延烧数十年,国家主权多次易主,上演着真实残酷的“权力的游戏”。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亲历了这个疾风骤雨的年代,于晚年写成以英国内战为论述对象的政治史著作《贝希摩斯》。

全书以英国1637—1660 年的政治动荡为背景,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英国内战的原因,内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霍布斯本人对内战的看法。书名以《圣经》中的陆地怪兽“贝希摩斯”命名,与以海上怪兽“利维坦”命名的《利维坦》一书遥相呼应。可以说,《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应用自己成熟的政治理论对英国内战的分析,是他在《利维坦》中所建构的国家学说的应用。

作者简介:

托马斯·霍布斯(Tomas Hobbes,1588—1679),英国开创现代政治哲学理论的重要哲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几何学等方面。他在政治哲学上的成就最为卓著,著有《利维坦》《论公民》《法之原本》等书,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李石,1979年出生于贵阳,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LUISS)政治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已出版专著三部:《积极自由的悖论》(商务印书馆,2011),《自由:公共领域的私人空间》(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平等理论的谱系:西方现代平等理论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以及《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版本说明 II
《贝希摩斯》简介 III
译者前言 XI
书商给读者的话 XVIII
第一部分 1
第二部分 71
第三部分 131
第四部分 18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译文根据威廉·莫利斯沃斯爵士(Sir William Molesworth)编辑、1840 年伦敦版《霍布斯英文文集》(English Works of Thomas Hobbes of Malmesbury)第六卷收录的《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以及1640—1660 年引发这些事件的商谈和诡计》(Behemoth: the history of the causes of the civil wars of England, and of the counsels and artifices by which they were carried on from the year 1640 to the year 1660)翻译,并参照保罗·西沃德(Paul Seaward)编辑、2010 年克拉伦登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考订版《贝希摩斯或长期议会》(Behemoth or the Long Parliament)修订。 (查看原文)

瓮牖绳枢之子
3 回复
4赞
2019-03-05 11:18:39

—— 引自第2页

译者前言(李石)
爆发于1640 年的英国革命是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宗教文化、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意识形态……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历程都可以追溯到这段交织着新旧教派、议会与国王、英伦三岛之间各种阴谋诡计和残酷斗争的历史。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作为现代政治学之父,亲身经历了这段让人惊心动魄的战乱。身为保王派的他不仅在战乱中被迫流亡,更为国王被议会派砍头而痛心疾首。正是在对这段动荡岁月的冷静反思之中,霍布斯创作了政治哲学的不朽巨著《利维坦》,开创了现代国家的基本论证框架。《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直接以英国内战为论述对象的政治史著作。作为重要作家对重要历史的亲历亲述,《贝希摩斯》既是一份宝贵的历史文献,也是人类政治思想的一部杰作。
托马斯·霍布斯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历史、伦理学、政治哲学、几何学等方面。他在政治思想上的成就最为卓著,包括《利维坦》《论公民》《法之原本》《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以下简称《贝希摩斯》)等作品,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最重要的政治学著作。书名以《圣经》中的陆地怪兽“贝希摩斯”命名,与以海上怪兽“利维坦”命名的《利维坦》一书遥相呼应。如果说《利维坦》讨论的是主权者“利维坦”的诞生,那么《贝希摩斯》展现的则是主权者“利维坦”死亡之后的景象。全书以英国1637 年至1660 年的政治动荡为背景,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英国内战的原因,内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霍布斯本人对内战的看法。
17 世纪中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陷入深深的危机。1637 年苏格兰爆发起义,1640 年11 月3 日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被迫重开议会,这届议会一直到1660 年才结束,在历史上被称作长期议会。这次议会的召开触发了议会派对查理一世的攻击,并最终导致内战的爆发。从1640 年长期议会召开到1660 年查理二世复辟这2… (查看原文)

瓮牖绳枢之子
2019-04-09 12:11:24

—— 引自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