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贫困、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今天的世界面临着诸多艰深复杂的难题,它们不仅困扰着生活在问题原发地的人民,也威胁着整个人类文明的安全。关于这些问题的源头,研究学者众说纷纭。曾经提出“历史的终结”的弗朗西斯·福山认为,促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国家软弱无能或失败。而解决它们的方法,便是国家构建。
本书围绕国家构建这一命题,在国家治理和世界秩序两个层面上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软弱无能或失败的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严重问题的根源。为克服这些问题,应当在精简国家功能范围的同时,加强国家功能范围内的能力。作者从辨析国家的概念入手,结合组织理论和当代政治现实,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构建强有力的国家制度的方式,以及国际社会干预他国时应当重视的国家构建手段,并最终指出,无论是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还是国际社会援助与干预,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小而强的国家。
=====================================
编辑推荐
★ 下启《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作 以国家为镜鉴探索新世纪的人类兴衰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世界踏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正是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上,福山集中关注起国家构建的重大意义,此后陆续撰写了两本视野广阔的国家构建历史著作:《政治秩序的起源》和《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
★ 结合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理论 解析国家软弱的基因和制度弊端的病理
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切入,对比现实中的不同国家在重要领域的治理成绩,以作者一贯的清晰明了展现各国的国家功能水平,并基于组织理论,明白易懂地分析制度弊病产生的原因和构建高效组织制度的困难。
★ 紧贴世界时事和现代历史 兼具殷切的现实关怀和福山式的历史视角
从贫困、毒品、艾滋病、恐怖主义等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出发,围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国家构建理论展开阐述,同时不忘回顾二战以来的相关经典历史案例,兼顾迫切的现实需要与深度的历史回顾。
★ 北大教授李强作序推荐 全面梳理福山国家理论十余年来的研究思路
李强教授不仅细致解读了本书的要旨,同时总述了作者在后续《政治秩序的起源》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的国家构建理论,帮助读者深入全面地认识作者以广阔宏大的比较政治视野勾勒出的“一幅世界范围的国家构建历史”。
=====================================
名人推荐
弗朗西斯·福山是一位当代事务分析领域的领袖人物,他对我们理解今天这个复杂世界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做出了富有洞见的杰出贡献。
——塞缪尔·亨廷顿
福山令人信服地指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从贫困到艾滋病,从毒品到恐怖主义——不是国家过度统治的结果,而是许多国家积年软弱或完全失败导致的。国家的崩溃或软弱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索马里、海地、柬埔寨、波斯尼亚、科索沃和东帝汶造成了重大的人道主义和人权灾难。美国人一度认为,他们只需给钱或者派遣维和部队就可以应对这些灾难,但是9·11事件证明,即使是一个富裕而强大的国家,也仍然不免受到这些遥远而混乱的土地孕育出的灾难的影响。
——《巴尔的摩太阳报》
福山是一位善于处理宏大主题的杰出作者,他敢于冒险,用一章总结出发展理论的历史,再用另一章总结组织理论的历史。他不需要借助什么专业术语就能把问题讲清楚,让读者能够跟上他的思路。
——《华盛顿邮报》
弗朗西斯·福山写的这本小书非常有用、充满智慧,他是一位政治思想领域的领军人物。这本书探索了恐怖主义时代下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脆弱、失败的国家进行“国家构建”的危害(以及某些时候的必要性)。希望这本书会成为国务院政策制定者的必读著作。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
译者简介
郭华,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社会学博士。现旅居英国。在国内外媒体发表过一系列关于英国文化和教育的专栏文章,另译有福山作品《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等。
导读 政治秩序中的中国构建/李强
2005年版序言
初版序言
第1章 国家缺失
国家角色之争议
范围与实力
范围、实力和解决发展
新传统智慧
制度的供给
对制度的需求
帮倒忙
第2章 弱国家与公共行政黑洞
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
目标的模糊性
委托人、代理人和激励机制
权力下放和自由裁量权
重新捡起抛弃的轮子
组织模糊条件下的能力建设:对政策的启示
第3章 弱国家与国际合法性
新帝国
侵蚀主权
国家构建
国际层面上的民主合法性
超越民族国家
第4章 小而强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从委托-代理的角度来理解公司治理或公共腐败问题,并利用这个框架来设计旨在协调不同动机的机制,这当然是值得一试的。然而,至少有三个基本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不会有最优的正式制度准则,因此也不会有最优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对公共部门机构而言。
首先,许多企业的目标都不清晰。只有委托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代理人才可以按照其意志执行,但实际情况往往并不如此。目标经常是通过组织管理人员复杂的互动而明晰或发展的,或者是由组织管理人员的角色来决定的,即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在功能上,劳动可分为多种方式,每种方式必然有利于某一个组织目标,但从来都无法同时兼顾。
其次,监督和问责的正式制度要么带来很高的交易成本,要么仅仅是因为被监督的活动很难量化而根本无法展开,在公共行政部门尤其如此。在这些情况下,通过非正式的规范控制代理行为通常更有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一个组织到底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控制机制,取决于它面对的特定情况。
最后,自由裁量权授予的适当程度将随着某一组织在一段时间面临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条件变化而变化。所有的授权都涉及效率和风险的平衡,但组织往往难以确定风险和授权的适当程度。结果是,相同程度的授权在一个场合有效,换到另一个场合则不灵,或在某一段时间有效,而其他时间无效。 (查看原文)
Zophiel
2赞
2021-07-19 15:57:40
—— 引自章节: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论 ……….057
关于近代国家构建的路径,福山大致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欧美国家的国家构建,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原生性的国家构建。第二类是在外来制度影响或刺激下的国家构建,主要涉及非洲、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
对于欧美国家构建,福山又根据国家构建和民主化的次序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普鲁士/德国模式,国家构建先于民主化。“最先进的现代官僚体系,是威权国家在追求安全时创建的。”“为了应付军事竞争,而发展非家族制的现代国家并一直存活至当代。”根据福山的分析,在这种模式下建立的普鲁士/德国官僚体制“称得上是现代官僚体系的典范”。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管理体系所展示出的“团队精神”和“自主性”。根据福山的描述,普鲁士官僚体系从建立之初就是个具有独特地位的团体,“有力且团结”。“正是这种内部团结给它带来高度的制度自主性。这些官员把自己当作普鲁士国家的公仆,而不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私仆。国家利益超越其占据王位的个人的命运。”福山倾向于将德国模式上升到理论层次,在他看来,由于德国官僚体系“获得自主性是在开放民主政治之前”,因此,“庇护政治从来没有在德国登陆”。
欧美国家构建的第二种类型是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这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以希腊和意大利为代表在建立强大、合法和自主的国家之前便实现了民主化,结果是依附主义成为现代政治最明显的特征。“政治关系和操纵国家的能力成了通向财富和人身安全的途径”,“庞大的公共支出,给更公开的腐败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英国和美国代表了民主化先于国家构建类型中的第二种模式。“英国和美国在19世纪初都有庇护式政府,与希腊和意大利没有太大不同。不同的是,它们改革公共部门,为更现代的官僚体系打下基础。在英国,受贵族支配的庇护式文官体系在短短十五年中获得改革,取而代之的是高学历的职业文官。在美国,庇护政治根深蒂固,将之… (查看原文)
Zophiel
1赞
2019-12-10 15:04:46
—— 引自章节:导读 政治秩序中的中国构建/李强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