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子的悲歌:希腊内战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世界大战结束了,但属于希腊人的和平还没有到来。

★没有人知道接下来的斗争将残酷到什么地步,唯有如血残阳挂在雅典卫城的后面,像昔日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祇一样,无情地注视着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又一幕悲剧上演。

★内战如何让希腊走上了与其他苏联卫星国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在冷战时期在巴尔干对抗苏联的重要盟国?

★1944—1949年希腊历经三次内战。作为冷战起源时期的重要国际危机,希腊内战在许多方面影响了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

作者简介:

童欣,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兼职助理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柏林自由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楔子:十二月的那声枪响 1
一、内战之前的内战 5
1.希共的成长 5
2.轴心国的入侵 12
3.波波夫使团与百分比协定 21
二、内战开启 31
1.十二月起义 31
2.英国的介入 44
3.失败中的谜团 53
三、进入冷战格局 61
1.希共易主 61
2.美国接棒了——《杜鲁门宣言》 70
3.斯大林的转变与铁托的考量 79
四、希共的失败 89
1.僵局 89
2.苏南冲突 101
3.弃子出局 111
尾声 127
参考资料 135
1.书籍 135
2.影音 13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中国的解放战争于1946年6月全面爆发,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希腊内战的时间表若合符节,两者之间更是存在着重重关联。在希共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发起“十二月起义”之前,对于各国的抵抗组织而言,与英国这样的反法西斯中坚力量为敌是难以想象的。希共在1944年“十二月起义”中的惨败影响了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他在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的报告中多次提到“斯科比将军”的名字,这就是要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反动派总是想与跟英美勾结剿共,如果中共不能揭露其阴谋,“会有一个早上,要听到内战的炮声的”。抗战期间,同英、美、苏三国的团结固然重要,但也要随时提防英美对中共翻脸,同时还得设想到苏联可能会袖手旁观,应对“国际无产阶级长期不援助我们”的局面。

  可以说,希共先帮中共“挡了一枪”,不过中共能取得胜利还有更深层次和多方面的原因。中共在二战爆发之前就遭遇过残酷的屠杀和内战,希共在内战中犯过的那些错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几乎都犯过,比如盲目期待城市暴动、时机不成熟时攻坚大中城市、各种教条主义的战略战术,以及过于激进的“左”倾政策等等,结果几度濒临败亡的边缘。不过中共最终在自身努力和对外部条件的利用中存活了下来,在这个过程里淘汰了多个不能胜任战时指挥的领导人,将血泪教训化为继续前进的宝贵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共运新路。

  反观希共,虽在二战之前受的迫害很大(相对于法共而言),以至于累积的仇怨使二战后希腊各党派之间难以和平相处;却又不够惨痛(相对于经历过“四·一二”惨案的中共而言),以至于希共在1947年之前一直没有抱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信念,一直对和平取代右翼政府抱有幻想。然而历史已经走到了冷战的起点,希共不可能再有逐渐淬炼成熟的时间和机遇,苏联的背叛和英、美两个大国的直接干涉毁灭了它。 (查看原文)

莽原
2024-04-29 17:29:10

—— 引自第130页

  通过阻止希腊共产党夺权,美国巩固了西方在东地中海地区的防御态势,完成了遏制战略的关键一步。问题是,美国大大高估了苏联在希腊内战中的干涉程度,它将打败希共的胜利视作打败苏联的胜利。事实上,由于希腊几乎自始至终都是苏联的一枚弃子,苏联只不过(在1947年5月一1948年1月)短暂地为希腊内战开过“绿灯”而已,美国得出这样的结论无疑会高估自己在“热战”地区遏制苏联的能力。在美国的想象中,它在希腊抵挡住了苏联的扩张,拯救了整个东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甚至预防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于是由此得出结论:挫败苏联的有限目标是避免其进行全球战争的必要手段,在任何地方遏制苏联并充当全球领袖不仅是美国的道德责任,更是美国的利益所在。插足希腊内战使美国的对外干涉制度化了,形成了一套专门从事拨款、治安管理和经济援助的管理机构。此后的几十年里,每当有革命在美国所关心的地方发生,这些机构就负责评估当地的事态,并为白宫草拟一份最有效的干涉方案。

  希腊内战结束后不久,《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成稿,几经修改后将上述结论树立为美国的战略原则。当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美国条件反射式地下了积极干涉的决心,却发现事情并不像在希腊那样顺利。范弗利特因镇压希共的战功成了美军内颇有名气的“山地战专家”,当仁不让地奔赴同样多山的朝鲜战场,可是无论在“血染岭”“伤心岭”还是“三角岭”(中方称“上甘岭”),他指挥的美第八集团军都损失惨重。在朝鲜所受的挫折,并没有阻止美国人在此后的数年中将中南半岛的游击作战与希腊内战相提并论。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白宫一再觉得美国在希腊的胜利会再次在越南上演,谁想却一败涂地。回头来看,马歇尔在1946年调处国共战争时的审慎其实帮美国避开了一个大坑,而美国在希腊的成功则掩盖了此类干涉行动所蕴含的巨大风险,以至于当时马歇尔等人被目光短浅的麦卡锡主义者讥为“丢失了中国”。 (查看原文)

莽原
2024-04-29 17:21:39

—— 引自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