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厅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过去百年中发生了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为什么在我们认真反思了大萧条之后仍然没有预测到,更没有准备好应对2008年这场严重的危机呢?

当今国际学术界最活跃、最富影响力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针见血地指出:失败的根源恰恰在于对大萧条的乐观解释。身为金融史权威学者,埃森格林强调,在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对于大萧条再现的恐惧影响了欧美的政策应对,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后果。

为更好地理解这两场危机和金融体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与大陆(北美和欧洲)之间切换,将两次金融危机高超地交织在一起,更将每个年代的风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对应,从而深入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和21世纪宏观政策的失误表现、失误起因及其危害程度。

他精炼总结道,任由银行破产、不肯扩大开支等大萧条的这些错误举措,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一一纠正。但这种不加区分的应对很快给高负债国家带来侵扰。在民众的压力下,决策者们很快屈服,在不成熟的时机转向了常规政策。其结果就是美国枯燥缓慢的复苏以及欧洲无休止的衰退。埃森格林最后指出,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次危机,下一场金融危机定会不期而至。

作者简介:

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当今国际学术界颇为活跃和富有影响力的知名经济学家。国际经济政策历史的学术奠基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代表作有《嚣张的特权》《金色的羁绊》《民众的愤怒》等。

在宏观经济史、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市场、外汇制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关于金融危机、汇率制度和最优货币区的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再版序言
全球经济与中国未来:埃森格林与何帆对谈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最好的时代
第1章 新时代的经济学
第2章 金色环球
第3章 惨烈的竞争
第4章 不换法律就换人
第5章 债由何来
第6章 西班牙城堡
第二部分 最坏的时代
第7章 空弹壳
第8章 再遭重创
第9章 欧洲的海岸
第10章 美国也会跌倒吗
第11章 大体可控
第12章 证据不足
第13章 下跌螺旋
第14章 鱼腥和铜臭
第三部分 向更好的时代进发
第15章 复古还是维新
第16章 人人有份
第17章 高桥是清的反击
第18章 二次探底
第19章 防止最坏的情况
第20章 压力与刺激
第21章 非常规政策
第四部分 避免重演
第22章 华尔街和商业街
第23章 非正常经济的正常化
第24章 做到最糟
第25章 黑衣人
第26章 欧元生与死
结论
出场人物表(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致谢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欧元的缔造者们尽管避免了金本位的一些弊端,却埋下了其他缺陷。欧元体系造成了货币稳定的幻觉,使得大量资本流入南欧国家,尽管这些国家不具备利用这些资本的条件,这和20世纪20年代所发生的故事如出一辙。当资本流动的方向逆转,大量资本外逃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央行无法增加货币供给,政府无法借款,这就加剧了萧条,这又重蹈了30年代的覆辙。压力会使人寻求改变,各国政府对货币联盟的支持会逐渐瓦解。一种悲观的预言是:欧元很可能会重走金本位的老路,陷入困境国家的政府会宣布退出欧元区。如果它们犹豫不决,那就会被新政府和领导人赶下台。在最坏的情况下,民主也有被取代的危险。 (查看原文)

Zophiel
1赞
2019-06-23 15:33:55

—— 引自第26页

央行一如既往的肩负重任。2008年11月25日,证券化市场出现危机,美联储宣布,将从房地美、房利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购买1000亿美元贷款,以及5000亿美元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以防抵押贷款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突然崩溃。但美联储缺乏购买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的经验,不得不雇用私人基金经理来操作这些交易。这开启了第一轮的QE。
美联储的第二步非常规政策是创建了TALF(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通过贷款给对冲基金和其他私人投资者,使其能够购买已经实现了证券化的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贷款的风险水平已经显著提高。更糟糕的是,这些贷款很难得到融资支持。银行已将其打包,卖给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购买这些证券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贷款。次贷危机爆发后,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枯竭,银行拒绝贷款。谁能说得清,以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市场爆发的问题会不会在已经实现证券化的消费者贷款市场上再度爆发?
一旦问题爆发,将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消费者无法获得消费信贷,他们就没钱花。支出减少将带来更多的失业、更多的违约,金融体系将爆发更多的问题。
美联储必须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伯南克宣布,美联储已经准备好为对冲基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1800亿美元的贷款,资助其购买消费贷款证券。但准备好了贷款,并不意味着有人来借。消费贷款的违约率已经提高,投资者可能会踌躇再三,不敢借钱。美联储不得不表态,如果消费者大面积违约,借款人可以不用偿还美联储的贷款。美国财政部从TARP中拿出了200亿美元,专门帮助美联储应对潜在的损失。
这一招巧妙的发挥了财政部有限资金的杠杆作用。保尔森在高盛工作期间,对金融工程了然于胸。这一政策的主要缺陷,和其他金融工程计划一样,都在于太过复杂。哪些证券符合要求?怎样才能让对冲基金有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一个建议是,从美联储贷款的对冲基金和其他… (查看原文)

Zophiel
1赞
2019-07-01 12:30:39

—— 引自第2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