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如果说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是为大国的兴衰寻找历史规律,得出了美国必然衰落的悲观结论,那么《大国政治的悲剧》则在探讨大国关系悲剧性的历史根源基础上开出了以“离岸平衡手”角色永葆美国强权的乐观药方。为美国度身定做的“离岸平衡手”战略与布热津斯基的欧亚“大棋局”战略有异曲同工之趣,分别代表了海洋与陆地两种版本的霸权军事战略。
作者简介:
约翰·米尔斯海默是芝加哥大学温德尔垫·哈里森杰出贡献政治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项目主任,美国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杰出学者之一,《纽约时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的特约撰稿人。
现实主义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理论(代译序)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修订版前言
英文初版前言
致谢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政府状态与权力竞争
第三章财富和权力
第四章地面力量的首要地位
第五章生存战略
第六章行动中的大国
第七章离岸平衡手
第八章均势与推卸责任
第九章大国战争的原因
第十章中国能不能和平崛起
附录阎学通对话米尔斯海默:中国能否和平崛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希特勒大部分的胜利是由于对对手使用的诡计,但是希特勒有技巧的行动也是很少有疑问的。他不仅使他的对手相互斗争,而且他也尽了相当大的努力来使他们确信纳粹德国抱有良好的意愿。就像诺曼·里奇(Norman Rich)指出的:“为了掩盖或模糊他的真实意图,希特勒一点也不专注于他的外交和宣传技巧。…… (查看原文)
௵
10赞
2015-08-28 22:10:28
—— 引自第226页
我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也是国际政治中的结构理论。与防御性现实主义一样,我的理论认为,在一个没有机构来保护国家相互安全的世界里,大国主要考虑如何生存。它们很快意识到,权力是其生存的关键。进攻性现实主义在国家需要多少权力的问题上与防御性现实主义分道扬镳了。对防御性现实主义而言,国际结构几乎不为国家提供任何寻求权力增生的诱因,相反它促使国家维持现在有的均势,守住权力而不是增加它才是国家的主要目标。而在进攻性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政治中几乎看不到维持现状的国家,原因是国际体系为国家牺牲对手以获得权力创造了巨大的诱导因子,当利益超过成本时,它们就会抓住这一机会。一国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体系中的霸主。
很明显,进攻性现实主义与人性现实主义都将大国刻画成无情的追逐权力者。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进攻性现实主义者反对摩根索关于国家天然赋予某种个性的观点。相反,他们相信,国际体系迫使大国最大化地扩充它们的相对权力,因为这是获得最大安全的最佳途径。换一句话说,生存催生侵略行为。大国具有侵略行为并不是因为它们想要这样做或具有内在的支配欲望,而是因为它们要想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就不得不寻求更多的权力。 (查看原文)
高杉萌蘖
2 回复
3赞
2012-09-27 21:08:31
—— 引自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