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1945年8月6日8点15分,一枚神秘的“新型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三十余万普通市民对此毫不知情,随着一片无声的亮光闪过,他们的人生被彻底改变。

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直接促成了二战的终结,也让世人见识到原子弹那魔鬼般的危害。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赫西应邀调查广岛原子弹爆炸,用清晰、冷静而克制的文字,记录了六个普通人的平常经历和他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折射出“被爆者”一代的创伤记忆。

佐佐木敏子 东亚罐头厂人事部职员,正转过头与邻桌的女孩说话。

藤井正和 医生,刚在私人医院的门廊里坐下,准备看报纸。

中村初代 一位裁缝的遗孀,正从厨房窗户往外瞧自己的邻居。

威廉神父 德国传教士,正躺在吊床上看教会杂志。

佐佐木文辉 年轻的外科医生,在医院的走廊里,手拿一份血液样本,准备去做试验。

谷本清 广岛卫理公会牧师,刚到一个富人家的门口,想把一车衣服卸下来。

作者简介:

约翰•赫西(John Hersey),中文名韩约翰,1914年生于天津,十岁时随父母返回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剑桥大学完成学业。1937年夏天,他在暑假期间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辛克莱尔担任秘书,同年秋到《时代》杂志工作,两年后被派往《时代》的重庆分部。整个二战期 间,他往返于欧亚大陆,为《时代》、《生活》、《纽约客》撰稿。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约翰•赫西是最早践行“新新闻”写作手法的记者(尽管他后来对这种手法不无批评),对美国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有《广岛》、《阿达诺之钟》(A Bell for Adano,1945年获普利策奖)等。1965年起,约翰•赫西任教于耶鲁大学,长期讲授写作课程。1993年逝世。

i / 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刘柠)
1 / 一道无声的闪光
25 / 大火
59 / 深入调查
93 / 黍草和白菊
127 / 战后
215 /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P8
他第一眼在街上看到的是一队士兵,这些士兵之前一直在对面的山坡挖防空洞。日本人显然想利用这成千上万的防空洞来抵御外敌入侵。这些士兵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一个接一个地从那些本该保护他们安全的洞里走出来,血从他们的头上、胸口和背部留下来。他们既沉默又茫然。
P41
尽管很多人自己受了伤,但仍在帮助伤势更重的亲人。几乎所有人都耷拉着脑袋,眼睛直直的看着前方,一声不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P51
对西方人克莱因佐格神父而言,河边寂静的竹林是他一生中见过最令人惊惧的惨烈场景。几百个重伤者一起躺在那里,伤者们都一声不吭,没人哭泣,更没有人痛苦地喊叫,没人抱怨,那么多人死去,都没有发出声响。
克莱因佐格神父把水端给那些伤者喝,他们的整张脸几乎都被热辐射灼得血肉模糊,但是喝完后他们都还微微起身向他点头致谢。
P90-91
“你听到新闻了吗?她妹妹问她道。“
”什么新闻?”
“战争结束了。”
“不要说这样的傻话,妹妹。”
“但是我亲耳听到广播里是这么说的,”然后,她低声说道,“是天皇陛下亲口说的。”
“啊,”中村太太说道(虽然美国人有原子弹,但没什么能让她放弃对日本赢得战争的信念),“那……”

后来,谷本先生在写给一个美国朋友的信中这样描写那天早上发生的事:
“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我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情。我们的天皇通过广播直接与日本平民讲话。8月15日那天我们被告知要播报重要的广播。所有人都打着绷带,一些人扶着女儿的肩膀,一些人拄着拐杖。当意识到讲话的人是天皇陛下时,他们泪流满面: ‘我们能亲耳听到天皇的声音,死而无憾啊。‘当意识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战败,他们当然深感失望,但听从天皇的训诫保持了平静,全心全意的为世界的永久和平作出牺牲——日本开启了新的篇章。”
P97「佐佐木女士」
尽管她听人描述过广岛遭到的破坏,加上身体仍疼痛难忍,但眼前的景象还… (查看原文)

伏见 微
2赞
2015-09-20 19:55:07

—— 引自章节:全书摘录

“我不应该沉浸在过去。我从原子弹爆炸中活下来时,就好像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我不想往后看,我应该向前走。” (查看原文)

胖胖
1赞
2016-06-08 15:14:17

—— 引自第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