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纳粹起家的一个道德号召就是要铲除魏玛共和国的腐败,但是纳粹自己也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清明的政治。第三帝国的腐败是成体制的、自上而下的全员腐败。纳粹政权以腐败手段谋求体制的稳定,因此腐败行为受到纳粹当局的默许。即便少量腐败行为遭到了制裁,也只是为了纳粹党内小团体党同伐异的政治斗争的目的。弗兰克·巴约尔查阅了大量的庭审记录、新闻报道、党内报告等历史资料,他的研究揭示了纳粹德国的自我毁灭之路。
作者简介:
弗兰克·巴约尔,生于1961年,德国历史学家,目前任职于汉堡大学历史系、慕尼黑—柏林当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近现代史,尤其是第三帝国与大屠杀的历史。其他作品有:《大屠杀,公开的秘密:德国人、纳粹高层与盟军》、《汉堡的“雅利安化”》、《文明与野蛮:现代性的矛盾潜能》等等。
引言
1 有组织的自怜自爱与提携同党
1933年后对“老战士”的“补偿”;对党员的庇护和赞助
赠礼、特别基金和小金库
2 第三帝国腐败的核心领域
纳粹党及其各组织内部的腐败
狩猎、别墅、劫掠艺术品:纳粹精英阶层的生活方式
“土匪省”和“丑闻西亚”
集中营系统与腐败
3 反犹与腐败
反犹暴力和个人的中饱私囊行为
“雅利安化”是腐败的结晶点
大屠杀与腐败
4 反腐斗争及其局限
政治上对反腐的利用
独裁的体制问题
朋党之交、门阀统治与官官相护
战时的丢车保帅
“打死苍蝇……”:亚诺夫斯基案
“……放走老虎”:内特林案和马尔迈斯特案
5 腐败与“民意”
结束语
致谢
附录
第三帝国的总年薪水平
资料来源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通过腐败的手段和方式,纳粹党领导人不仅获取了经济资本(地产、房屋和庄园),还获得了文化资本(艺术收藏品)。文化资本通过转换为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忠诚、威望、地位),实现其价值,因为很多纳粹党人没有任何鉴赏这些文化资本的能力。 (查看原文)
Leonhardt.
3赞
2023-05-31 21:22:07
—— 引自章节:结束语
本书将对第三帝国腐败现象的多样性进行记述,同时在纳粹统治系统的语境下对其进行分析。这种记述型的分析一方面要避免“丑闻录”风格的肤浅的道德说教,另一方面也要避开机能主义的简单化,即几乎不带任何价值评判,而只是将腐败阐释为社会交换的一种形式,最感兴趣的只是腐败行为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的成本和益处。假如我们采取第二种视角,忽略腐败概念的道德意义,而是在纳粹的剥削和灭绝政策的框架内考量腐败给政策的效率造成了何种影响,那就太离谱了。 (查看原文)
Ja
1赞
2016-04-28 09:04:06
—— 引自章节: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