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社会人类学的著作,是费孝通先生于抗战期间根据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整理而成的。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全书通过功能的角度分析,令人信服的解释了各种历史现象以及婚姻家庭的起源;从群体与个体、历史与人生等诸多角度凸显出塑造生育制度、婚姻家庭等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汉族,江苏吴江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荣誉奖获得者,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
派与汇(代序)
第一章种族绵续的保障
第二章双系抚育
第三章婚姻的确立
第四章内婚和外婚
第五章夫妇的配合
第六章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
第七章居处的聚散
第八章父母的权力
第九章世代间的隔膜
第十章社会性的断乳
第十一章社会继替
第十二章世代参差
第十三章单系偏重
第十四章以多继少
第十五章续绝
第十六章亲属扩展
附录
个人·群体·社会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们若观察一个孩子的生活,有时真会使我们替他抱不平。他很像是个入国未问禁的蠢汉。他的个体刚长到可以活动时,他的周围已经布满了干涉他活动的天罗地网。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于是好像一只扯满帆的船,到处驶,到处触礁了。他所触的礁并不限于物质的。当他随手拉着本书,正打算一张张撕下来,点缀他周围平板的地面时,一只强有力的手,把书拿走了。有什么理由呢?他是不会明白的。要抗议,张开小嘴嚷,放开嗓子哭,说不定又来一只手,正打在小尾股上,一阵痛,完事。 (查看原文)
琵琶鱼
1 回复
21赞
2019-11-23 22:19:02
—— 引自章节:第八章 父母的权力
营养是损人利己的,而生殖是损己利人的。
维持得住自我的完整和自由的该是一种无性生活。
与其说因为两性的爱好,所以愿意共同抚育儿女,倒不如说:因为要共同抚育儿女,两性间需要有能持久的感情关联。
一是把事务上的合作减少,使夫妇间偏重感情调协,趣味和兴会的相投;一是把感情方面的要求撇开一下,偏重经济上的事业上的合作。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不才不是指技术上的能力,而是指性灵上的钟情。德也不是行为上的善,而是人间的幸福。
人口的数目是依照当时当地的社会结构的需要而决定的。
规定继替原则的目的是在免除社会混乱。
在初民社会种有许多重要职位如巫师等规定着许多在我们看来毫不相干的资格,譬如必须是孪生的,瞎眼…其实这不过是利用生理上不常有的特性来限制这些职位的竞争者罢了。
长子权的确立很可能发生于需要经验和领袖才干的事业中。
氏族可以视作邦国的原始形态,所不同的是氏族是利用亲属关系而邦国是利用乡土关系。 (查看原文)
阿丢🦭
13赞
2017-01-01 23:16:47
—— 引自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