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余华独家授权版本,精装典藏

★风靡全球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感动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书荣获

-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

-《中国时报》十大好书奖

-《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同名电影獲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活着》裏的福贵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我想,这可能是写作给予我的酬谢。——余华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来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真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时代》周刊

★本书的价值无法用任何评论的词语来形容,“伟大”这个词在这本书面前也显得渺小。——《柏林日报》

【内容简介】

《活着》讲述了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是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

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作者简介:

余华

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文城》等。其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塞尔维亚伊沃·安德里奇文学奖(2018年)、意大利波特利·拉特斯·格林扎纳文学奖(2018年)等。

原文摘录: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查看原文)

苏二
62 回复
566赞
2013-01-08 14:33:44

—— 引自第5页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 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 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 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 我还活着。” (查看原文)

Sarah
12 回复
159赞
2017-05-01 14:49:45

—— 引自第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