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以正史为框架,在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书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 ”。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合理处理,把它空前地强化了,让小说深入人心。

第一部长篇小说,

第一部章回小说,

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个“第一”,让《三国演义》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享有殊荣。

《三国演义》写成于元末明初,直到明代中期才被大量的刻印,广为流传。期间版本繁多,到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作了精彩的评点。毛评本既是《三国志》的修改本,又是《三国志》的评点本,由此拥有了两个功能,成为清代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是以这个版本为依据的。

简体横排,双色印刷

作者简介:

毛纶、毛宗岗:毛氏父子,因评点《三国演义》而一举成为清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们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逐章逐句进行精彩点评。他们评点的本子,称作“毛评本”,成为最流行、最热门、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没有读过“毛评本”,难说读过《三国演义》。

原文摘录:

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摘自维基百科) (查看原文)

sonsmall
15 回复
42赞
2012-06-10 14:33:20

—— 引自章节:老不看三国?

1. 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2. 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5. 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6.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7. 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8.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

9.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10. 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11. “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

13. 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14. 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

15. “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16. “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17. 滚鞍下马。

18. 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19. 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

20. 丰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21. 如迅风之扫秋叶也。

22. 遂令曹不纳之。

23.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24.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25.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26.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查看原文)

寒清
1 回复
4赞
2015-06-23 13:09:41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