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柏杨、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陈舜臣实力考据代表作

日本学者研究鸦片战争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串联20多位重要人物、引用40余份奏折与书信等史料、辅以16幅罕见图片

全面复盘晚清后80年历史大观

关于鸦片的“弛禁论”与“严禁论”之争,谁是真正的主导?

因鸦片而外流的白银 一共有多少?

鸦片有毒,损害身心,为何众多贫苦百姓却甘之如饴?

明治维新竟是鸦片战争推动的?

【编辑推荐】

★ 丰富史料,多角度还原鸦片战争的始末。

本书援引林则徐的奏折、日记、书信,以及档案史料,从时代背景、思想文化、贸易、战争等多维度讲述鸦片战争的发生发展,带读者了解教科书里没有写到的鸦片战争史。

★ 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好读又有料。

本书是陈舜臣特意写给日本读者了解鸦片战争史的专门读物,语言通俗,事实详尽,辅以16幅珍贵图片及大量表格,因此也成了日本学者研究鸦片战争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作者硬核,一生几乎囊括了日本所有的文学大奖。

他的作品多次在日本掀起读史狂潮,达成日本文学“三冠王”荣誉的时间比东野圭吾还早30多年,受到柏杨、司马辽太郎等人的高度评价,总销量超过2000万册。

《鸦片战争:陈舜臣说晚清历史》是陈舜臣特意写给日本读者了解这一历史的通俗读物,而后成为日本学者研究鸦片战争史的重要参考书。本书以鸦片战争这个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线索,从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等,全方位讲述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与世界局势。一本书,带你读懂晚清之衰世,读懂鸦片战争之始末。

作者简介:

陈舜臣

华裔日本作家,“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在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与司马辽太郎并称“双璧”。他通晓汉语、日语、英语、印度语、波斯语五种语言,作品呈现出无国界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作品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多次在日本掀起阅读中国史的热潮,主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兴亡录》《中国的历史》《秦始皇》《山河犹存》等。

◇ 第一章衰世
倾斜的时代 /〇〇二
离京的诗人 /〇〇七
宣南诗社 /〇一四

◇ 第二章午睡之友
畸形的通商 /〇二二
罂粟之妖 /〇二七
漏银 /〇三八

◇ 第三章狭窄的门户
夷馆 /〇五〇
公行 /〇五五
走私贩运 /〇六〇
英国更换代表 /〇六三
律劳卑的失败 /〇六七

◇ 第四章论争
广东之梦 /〇七四
许太常奏议 /〇七七
驳斥弛禁论 /〇八二
严禁论的定本 /〇八七

◇ 第五章点火
皇帝奋起 /〇九二
林则徐出场 /〇九八
事势有难言者 /一〇三
林则徐南行 /一〇七

◇ 第六章虎门销烟
实权的行使 /一一四
天之所厌 /一一八
烟深海国 /一二二
权臣在内 /一二七

◇ 第七章战火
驱逐 /一三四
从九龙炮击到穿鼻之战 /一三九
北京和伦敦的强硬态度 /一四四
英国的动员令 /一四九

◇ 第八章 为了鸦片
远征军北上 /一五二
重返广东 /一五七
南方与北方 /一六二
不义之战 /一六八

◇ 第九章三棱镜时代
星斗南 /一七四
渔翁得利 /一七八
鸦片战争后的林则徐 /一八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吸食鸦片的恶习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是有种种原因的。

鸦片商人利用百姓的无知,非但隐瞒鸦片的危害,反而将鸦片宣传成长寿药——这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便是现在,依然有人相信鸦片可以延年益寿。从表面看来,似乎有一些征兆显示鸦片对身体有益。譬如有人指出,鸦片上瘾者不会得感冒。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的不得感冒,只是感官麻痹,觉察不出感冒的症状罢了。长期吸食鸦片的人一旦戒掉鸦片,就会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是因为鼻腔等处的黏膜恢复了知觉。还有一种说法——吸食鸦片能延长房事时间。其实这也不过是因为感觉钝化,人始终处于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中而已。“鸦片孕育半梦。”科克托的话一语中的。

另外,由于政治腐败、人口增长等因素,百姓生活日益困苦。吸食鸦片能让他们暂时忘掉现世的痛苦。这也是鸦片盛行的一大原因。英国也曾出现类似的情况。当时,曼彻斯特的工人工资低,买不起酒,就以鸦片代替酒,借以忘掉不幸。可见,当时鸦片是非常便宜的。鸦片瞅准了衰世,才得以在中国泛滥。当时的社会“恹恹无生气”,才让鸦片有机可乘。若是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譬如康乾盛世,鸦片定然是打不进来的。日本能逃过“鸦片的入侵”,是因为当英国在印度大量种植鸦片并向外推销时,日本正处于闭关锁国的幕府末期。为了逃避痛苦,东方人吸食鸦片,西方人饮酒——曼彻斯特的工人买不起酒,不得已才用鸦片代替。酒可以使人快活、热闹,而鸦片使人平静、迟钝、冥想。“酒使人疯狂,而鸦片使人节制。”这句话也是科克托说的。 (查看原文)

Chandler
1赞
2023-04-08 11:52:51

—— 引自章节:罂粟之妖 /〇二七

嘉庆四年(1799年),清政府禁止种植罂粟。主张禁止鸦片的人认为:“外夷以污浊之泥土,易我中国之货物与金钱,属实可恨;且恐内地臣民吸食渐众,致令废时辍业,倾家荡产……”然而讽刺的是,鸦片的进口量却有增无减,当然,是通过走私进口的。显然,这与当政者玩忽职守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政者对于百姓的“废时辍业”无动于衷,甚至害怕百姓变聪明,因而常常采用“愚民政策”。只要不影响租税的缴纳,适当地吸点鸦片,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反倒能帮当政者免去不少麻烦。当然,若愚民政策施行过度,会使百姓丧失缴纳租税的能力,进而引发社会动荡。这对当政者而言是不利的。但只要尚未发展到这种地步,当政者对鸦片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查看原文)

Chandler
1赞
2023-04-08 11:52:51

—— 引自章节:罂粟之妖 /〇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