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进入雨季,扎克拜妈妈一家转场到阿尔泰山脉高海拔地区的吾塞夏牧场,那是一片林海中的孤岛,空气透明凉爽,草木葱茏茂盛。人的生活和羊的生活全都围绕着山顶的白色木头房子展开。在一个个漫长寂静的白昼和深夜,扎克拜妈妈大管家一样忙碌照顾着一家老小。羊群悠闲漫步在肥美的绿草山包间,放暑假的孩子们也回到牧场尽情欢乐,大人们时不时在凉爽的月夜下载歌载舞,“拖依”狂欢。
李娟以平和悠长的笔调,记录哈萨克牧民在高山草原夏牧场的生活日常,原生态为我们呈现羊的命运以及围绕着羊的牧人的命运。
|畅销作家李娟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羊道”三部曲之第三部(分别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
|“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 获奖作品
|纪录“这世界正在失去的一种古老而虔诚、纯真的人间秩序”
编辑推荐:
1. 遥远北疆大地上哈萨克族牧人们不断转场迁徙,逐水草而居,是为了“保护”,让大地得到休息和恢复。
2. 牧人们“正在消失的生活”,是当下茧足在狭小生活空间的人们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3. 李娟笔下不受束缚的幽默感,对此种生活方式的诚实描述,一下能戳中当下读者生活的痛点和笑点。
此版本是李娟原汁原味、精心修订的版本,采用触感极佳的纯质纸印刷,是值得收藏的版本。
作者简介: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羊道》三部曲、《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其中,《遥远的向日葵地》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大奖及2019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并有英文版、韩文版、阿拉伯文版、繁体版面世,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自 序
再版自序
三版自序
吾 塞
林海孤岛
卡西的信
孩子们的吾塞
玛妮拉
期待已久的弹唱会
马的事
汽车的事
我的游荡
伟大的小孩子卡西
神奇的大孩子斯马胡力
伟大的厨子李娟
伟大的扎克拜妈妈
病的事和药的事
随处明灭的完美
羊毛的事
卡西不在的日子
耶克阿恰一游
斯马胡力的好朋友卡可汗
相机的事
从奇怪的名字说到托汗爷爷
男人们在一起做的事情
夏牧场新景象:苍蝇、老鼠还有猫
友邻
真正的夏天
莎拉
阿舍勒巴依家的莎拉古丽
东面的大家庭
擀毡
山羊会有的一生
真正的宴席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P2:当孩子们都不在的时候,秋千深深地静止着,分外孤独。而当红衣的加依娜高高地荡起那秋千,在林海孤岛上空来回穿梭时,那情景却更为孤独。
P28:在吾塞,如果有这样一个日子,所有孩子都在家,这时哈德别克也来了,那么那样的一天会热闹得像一枚氢气球,在吾塞的所有寂静时光中笔直无阻地浮到最高处。
P68:不知为什么,提到搭车这件事。还总会想起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一位朴素而庄重的老妇人,拄一把手杖。那手杖是手工削制的,用染料染成了不太均净的黑色。一定使用过多年了,凸出的木节处全磨出了原木色。这本来应该是一根简陋平凡的拄杖,可上面却镶钉了许多菱形和圆形的纯银饰物,使之成为极体面的贵重物品。当时,她正拄着这根手杖纹丝不动地站在路口处等车,但是并不招手,也不呼喊。只是站在那里,像女王等待摆驾的仪式。
司机在看到她后,立刻关闭了音乐,并且在离她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慢慢减速,最后几乎是无声地停在她身边。他摇下玻璃,满车的人轮流以最繁复的礼仪向她问候。等这位老人上了车,司机重新打开音乐时,特意拧小了音量。 (查看原文)
堇青
4赞
2013-02-02 17:12:21
——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汇总
P101:我怀着无限乐趣(绝对无法忍抑的乐趣!)一次又一次地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出其不意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叫了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禾烧啊烧啊。而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柔软着,并且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驯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辈子。水开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满锅沸腾,争先恐后地摇着手。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了,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呈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P232:而沙拉古丽呢,好像完全放弃了女性的所有的希望似的。她与家人生活在那么高远的地方——那么高,树都不长一棵,终日大风。她与世隔绝,过着不顾一切的简陋生活。
卡西瞧不起沙拉古丽,在沙拉古丽面前,她的优越感大盆小钵满满当当,简直不可收拾。仅仅是因为自己更讲究一些,更体面一些吗?她觉得生活中应该做到的,并且容吻做到的,沙拉古丽却都没有做到。所以不可原谅,可是,谁又来原谅卡西呢?
女孩的攀比心理非常奇妙。然而正是这种较劲,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落,或者胜利,才令青春萌动,令生命盛放,令一个懵懂自卑的小姑娘最终水到渠成地褪化成一个成熟强大的女性。
那么沙拉古丽呢?她的成长又在哪里?在那个僻塞贫穷的家庭里,她好像已经完全放弃了成长的努力,已经完全无力面对青春了似的。但又显得毫无遗憾。——当她搂着心爱的小侄子,会像一个真正的母亲那样面露欣慰。 (查看原文)
堇青
4赞
2013-02-02 17:12:21
—— 引自章节:全书笔记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