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为什么全球电池产业无法剥离中国?
从零到世界第一,剖开中国新能源的隐秘之心!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换道超车”的故事。
202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同年第四季度,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汽车制造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 池不仅影响汽车的功能,也关乎汽车的售价。2023年,中国动力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3.2%,全球动力电池前十位的企业里有六家中国企业,宁德时代连续九年稳坐全球第一。
中国动力电池的内里,是制造业的故事。
从手工作坊到全球最先进的动力电池工厂,从市场换技术到整车研发,从中央政府的强力扶持到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四年的爆发,二十年的布局,新能源的“隐秘之心”,根植在四十多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土壤里。
进阶的中国制造业,它的制造能力、生产环境、研发投入、对工人的要求等等,早已不是我们原先刻板印象中的面貌。中国的动力电池行业,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样本。
一潮落,一潮起。
【编辑推荐】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爆发式发展,不仅是一个行业的崛起,更是一个国家在产业变革中书写的传奇。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因为高科技属性和激烈的竞争,一直以来非常低调,无论是高管、技术人员还是车间,几乎不接受采访和公众媒体的探访。《三联生活周刊》资深记者杨璐、张从志,不仅采访到了中国锂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刀片电池主要发明人孙华军等行业核心人物,还实地探访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企业的工厂车间,获得大量过去未曾公开的一手资料。
《电车之心》记录了中国动力电池和电车发展技术突破上的艰辛,揭示了产业链协同、智能制造等“中国优势”的形成逻辑。在新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竞争焦点的今天,本书既是一部产业史诗,更是理解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密码。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的转型、从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动力电池的故事,正是中国经济韧性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简介:
杨璐
2007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长期关注国货崛起、外贸、制造业发展、供应链等领域。主笔《国货弯道超车,中国消费品的新故事》《探访超级工厂》《外贸何以逆转,从中国制造到电商渠道》《新国货还有哪些路可以走》《鸡蛋、猪肉、蔬菜餐桌之旅:深度调查食品供应链》《韧性与挑战:中国外贸的底层逻辑》。
张从志
2018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在报道社会新闻的同时,也关注教育、医疗、产业等民生话题。曾参与2020年新冠疫情、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2021年河南水灾等封面专题,也对职业教育、制造业转型、全球产业链重构等话题做过跟踪报道,主笔撰写了《好的职业教育》《衡水模式》《超级工厂》《跟着铁路行中国》等多个封面故事。
导言 新能源汽车:下一个增长引擎
第一章 从0到1:“砸”出一个市场
第二章 解决消费者痛点:动力电池的演进
第三章 中国动力电池如何后来居上
第四章 “成本狂魔”是怎样炼成的?
第五章 “电池之都”双城记
第六章 谁是下一代电池?
第七章 颠覆与重构:全球版图下的电动汽车
后记
致谢
附录 相关人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