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人们在清醒时,更需要白日梦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理解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怪人吗?是因为不存在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要珍惜当下吗?……你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或许都能在书里找到答案:有关童年、婚姻、女性生活、日常的诗意、烟与酒、工作与消费主义、远离尘嚣的生活可能……
.
以“文学体验”为纲,苗师傅开启了一场读者与读者间关于阅读体验的真诚交流。借由文学和影视作品,他讨论的依然是那些没有确切答案的人生难题:孩子,婚姻和家庭生活,消费主义,“不能宣之于口”的欲望,五官对自然的感受能力,人生中“咸鱼般”的静置状态,人的恶意以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等。
由主题而论及作品,他在自己读过的上百部图书和电影间跳转勾连,分享给你的,不只是一己私人的阅读感受、一颗被好作品触动而摇荡的心,更是那些人间清醒、温暖灵魂的共通体验。
.
三联中读高人气课程,超10万人感动收听!
不掉书袋,不抖机灵,踏踏实实地把人讲哭了!
《蝇王》《香水》《厨房》《魔山》《双城记》《局外人》《罪与罚》《洛丽塔》《铁皮鼓》《尤利西斯》《八月之光》《瓦尔登湖》《等待戈多》《包法利夫人》《米德尔马契》《傲慢与偏见》《太阳照常升起》《蒂凡尼的早餐》《一间自己的房间》《道林·格雷的画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作者简介:
苗炜,1968年生,小说家。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已出版作品有《文学体验三十讲》《让我去那花花世界》《星期天早上的远足》《寡人有疾》《面包会有的》《给大壮的信》等。
前 言 焚书之书
第一讲 奇妙而不安
第二讲 邪恶的孩子
第三讲 微微闪亮的声音
第四讲 你喜欢厨房吗?
第五讲 杀死家中天使
第六讲 消失的爱人
第七讲 雨雪霏霏
第八讲 八月之光
第九讲 你遇到了一个怪咖
第十讲 中产阶级家庭的秘密
第十一讲 私通爱玛
第十二讲 光芒灿烂的百货公司
第十三讲 凌晨五点的蒂凡尼
第十四讲 看风景还要人教吗?
第十五讲 王尔德的人生戏剧
第十六讲 两个童年阴影
第十七讲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孩
第十八讲 淡淡的烟草味道
第十九讲 查泰莱夫人的性描写
第二十讲 满大人试验
第二十一讲 人们在清醒时,更需要白日梦
第二十二讲 从前有座山
第二十三讲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第二十四讲 什么叫虚拟感?
第二十五讲 期待落空的段子手
第二十六讲 刻奇之心
第二十七讲 里尔克与心理治疗
第二十八讲 一个好句子
第二十九讲 阐释和反对阐释
第三十讲 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
附 录 本书提及的图书和电影简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个怪人就像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一样,周围的人会对此感到愤怒和优虑。在很多育儿书上,会有这样的建议: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你最好置之不理,到饭点就要吃饭。你不吃。就饿着,就等下一顿,必须给孩子立规矩。这是一种“切断联系”的处理方法,用这种方法对待不按时吃饭的小孩子,有点儿小小的残酷。但如果是面对一个卧床不起的病人,面对一个对周围的亲属、对家庭都产生危害的病人呢?“切断联系”就有了冷酷的意味——不
切断这个联系,你就会被他消耗掉。律师摆脱抄写员巴托比,也是在和他切断联系。检察官要证明默尔索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也是一个正常社会要和默尔索切断联系——无法操纵他,那就惩戒他。
加缪《局外人》美国版的序言里写了一句:“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人在母亲葬礼上没有哭,他就会有被判死刑的危险。”有一位学者是这样分析的:默尔索被判死刑,因为他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局外人,其生活方式对现存秩序是一种无声的威胁,所以他要被除掉。” (查看原文)
有一颗胡桃子
2023-05-12 11:07:19
—— 引自章节:第九讲 你遇到了一个怪咖
《罪与错》这个电影,时不时会有利维先生的语录响起。特别是结尾的地方,利维先生说:“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断面对痛苦的抉择,道德抉择。有的选择意义重大,但大部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就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实际上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世事难料,生活也有诸多不平之事,上帝造物的时候,仿佛没有考虑到人类幸福这件事,只有靠我们自己每个人爱的能力之不同才会赋予这个无情的宇宙以意义。但是,大部分人都有能力继续生活下去,甚至可以从小事中寻找到快乐。比如从家人、工作,还有从对未来一代的希
望中找到快乐。” (查看原文)
有一颗胡桃子
2023-05-12 16:41:53
—— 引自章节:第二十五讲 期待落空的段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