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白萝卜突然决定再飞一会儿》是《读库生鲜·原野辑》第三册。
《读库生鲜》是读库团队2024年推出的全新Mook产品,是专为年轻读者准备的“双月阅读盲盒”,一年六册,和已连续出版十九年的《读库》一样,它将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并力求更加新鲜、多元、深入、易读,希望成为年轻人精神世界里的“复合维生素”,帮助他们在这里读到世界、人生、未来的更多可能。
作者简介:
《妈语》朱利安
《建筑的尺度》袁 牧
《那些庄子》张一南
《绅士托尔金》牧 冬
《苹果的征途》郭晔旻
《我的青春疼痛文学Top 10》高 寒
《十四份遗憾》生鲜调查局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早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之前一千年的商代,就已经有了象牙尺,长度为一尺,大约相当于十六厘米,分十寸,每寸又分十分,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长度测量工具。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也就是说,大禹以自己的身体为测量标准,确定了长度单位。这虽然是传说,但以人体的一部分为尺度是合理且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符合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条件。
西汉的《大戴礼记·主言》明确记载了多种测量方法,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布手知尺”意为手指张开的长度是一尺,这恰好和最早的商代象牙尺长度基本吻合。
可见,“人是万物的尺度”首先并不是一个哲学命题,而是一个生产事实。
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最方便使用的工具无疑就是人类自身。象牙尺这样精细昂贵的工具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而肢体人人具备。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会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测量长度,并称之为“一拃”。在人均身高差异不大、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它是如此方便有效。
尺度来自人体,而统一的尺度标准则源于大规模社会生产。因为只有很多人共同协作和交易,才会有统一度量衡的需求,否则各自采用不同尺度就够了,这也是秦始皇扫平各国后首先要统一度量衡的原因。 (查看原文)
马国兴
1赞
2025-07-05 16:03:34
—— 引自章节:《建筑的尺度》袁 牧
有些人的语言像是四分五裂的蘑菇碎片,散落在不同的时间里,需要我在脑海中二次加工,完成一幅拼图,才能理解它的全貌。他们的语言跳跃,难说是语言跟不上思维,还是思维跟不上语言,艰难地使用“然后”一一种廉价易得的语言胶水来连接句子。说话时,他们的神情不那么稳固,他们喜欢笑,笑是另一种材质的胶水。他们大概率出身底层。
有些人的语言完美地契合语法,像电视台的主持人,把他们说的话用AI转录成文字,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他们的语言稳固,性质恒定,可以自由放大、缩小、展开、压缩,不管怎么拆解,别人看到的都是一朵完整的蘑菇。他们说话时表情跟语言一样稳定,微笑时嘴角长时间保持同一高度。我一度怀疑他们是不是在家对着镜子练习好再出门,因为很久之后,我是这样训练自己的。他们可能有优越的出身。 (查看原文)
玖
2025-07-08 14:22:10
—— 引自章节:《妈语》朱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