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茅盾先生的《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等短篇小说。

《林家铺子》原名《倒闭》,它以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由挣扎到的倒闭的过程,揭示了民族商业走向破产的厄运。1959年,文学家夏衍将其改编成剧本,同名电影成为银幕经典。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虹》《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林家铺子
创 造
诗与散文
大泽乡
喜 剧
小 巫
春 蚕
秋 收
残 冬
当铺前
大鼻子的故事
水藻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致吴奔星
关于《林家铺子》的一封信茅盾
奔星同志
三月三日来信收到。关于《林家铺子》中间几个人物的问题,我的意见是这样的
寿生是店员,因而他是属于工人阶级的。但把寿生的劝林老板出走解释为工人阶级的远见(如来信所述贵校同学们的意见),那又未免有点牽强附会;这,只能解释为寿生对于当时的反动统治集团已经没有任何幻想,故劝林以出走表示其微弱的“抗”。至于出走后怎么办,寿生那时并无“远见”。一一也就是说,他并无长远的计划。在当时,一个小镇上的店员,他的认识水平只不过如此,这是由于客观环境及其本人生活的限制。
来信又说“有些人说林大娘将女儿许配给寿生,是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结合的表现”;我以为这是更加牵强附会的说法。林大娘是一个善良而正直的女人,她憎恶ト局长那样的坏人,而正因为她不是趋财奉势的人,所以坚決不肯把女儿送给ト局长当三姨太,以求免目前灾祸。(当然她也很明白,把女儿给了ト,就是葬送了女儿。)可是,当时的形势是,林老板不得不出走避祸,则此女儿必须有个安排,林大娘的计划是安排好了丈夫与女儿以后,她一个人留在家里,跟那些敌人“拼命”。所以必须先使女儿有托,于是就决定了把女儿嫁给寿生。(在林家那样小铺子里,一个店员成为老板的知心人,那是常见的。)林大娘的这一行动正表现了旧社会中妇女的“宁愿粗食布衣为人妻,不愿锦衣玉食作人妾”的高贵的传统心理。林大娘比她丈夫刚强,有决断。
三、林老板是一个比较懦弱的人,他的出走是没有积极计划的,但他不肯去乞怜,任凭人家来宰割,而终于采纳了寿生这一计划,这“出走”的行动就成为对于那似坏蛋的反抗
四、林小姐,虽然有点娇惯,但本质是好的;她对于黑麻子之类就有一种几乎可以说是发于本能的憎恶。
以上所说,不知您觉得如何?
茅盾1953年3月10日
(原载《茅盾小说讲话》,泥土社1954年3月 (查看原文)

明天晴天
2020-02-24 22:42:56

—— 引自章节:致吴奔星

他忍不住又醉醺曛地微笑了,因为他看见脚尖上飘浮出来的花朵现在也幻出迷人的笑靥来;他立刻认得这可爱的笑靥就是占据了他的全心灵的表妹的容貌。占据了他的全心灵?“全”ーー心灵么?青年丙此时是毫无愧怍地自信着。当两星期前初次遇见表妺的时候,他便在心里对自己说:“到底来了,一个抓得住我的心灵的女子!”那时,他像烦渴到眼中冒火星的人骤然畅饮了清泉,像溺水的人抓得了一块木板。灵魂洗了个澡!”他用这句话来形容自己心境上的甜美清快。而冰雪聪明的表妹也似乎早已窥见他的隐衷;所以今天送来鲜花的时,她那微风振幽篁似的可爱的声音对他说:丙哥,你喜欢这些白玫瑰么?希望你只看见洁白芬芳的花朵,莫想起花柄上的尖利的刺罢!人生的路上,有洁白芬芳的花,也有尖利的刺,但是自爱爱人的人儿会忘记了有刺只想着有花!”
(查看原文)

薇嘿嘿
1赞
2020-11-22 11:22:22

—— 引自章节:诗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