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项飙推荐!“没药花园”ד一席” 何袜皮深入保安群体,为城市生活添加一道人类学的目光
“何袜皮的著作告诉我们,在大家不断要争出高低的社会里,要通过一个职业群体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就像一个人在跟自己的影子作战。到最后是每一个人持续的焦虑和生命的消耗。”——项飙
★ 保安保安,为什么越保护,越不安?高度流动的社会,「信任」仿佛是易碎品,连「安全感」也必须化为KPI
“我们就像机器人一样听指令,把全部时间、力气浪费在那些没技术含量的琐事上。在这里待得越久,就越难适应其他工作,越离不开这里。”
★「反客为主」—— 流动人口与工作角色之间的天然冲突
“业主们对小区保安的复杂情感—依赖、不信任、鄙视和恐惧,实际上反映了业主的矛盾心理:潜意识里仍然将保安们视作“社会经济的他者”,即可能构成危险的群体,而意识中又寄希望于保安能阻挡和化解危险。”
【内容简介】
“我是一名合格的保安。我既不偷也不抢,只是捡别人掉的。”
近年来城市犯罪率持续降低,保安人数却不断增长。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保安?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在某大型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了九个月的实习,观察并参与了保安的日常工作。她发现,保安被夹在物业和业主中间,要同时满足保安公司、物业和业主三方的需求。他们不善于表达,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其实同样渴望尊严与安稳,同样有着自己的恐惧。
【各界推荐】
为什么中国城市住宅小区需要那么多保安?为什么在犯罪率持续下降的时候,保安业务反而蓬勃发展?为什么保安的日常事务跟保证安全没有什么关系?
从这些很多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出发,何袜皮经过长期的参与式调查,详细描述了保安人群的背景、流动、工作、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展示了中国城市中这些熟悉的陌生人的清晰面目。保安一方面在化解城市居民对不安全的恐惧,另一方面他们自己被想象成恐惧的对象。中国社会的总体性结构和保安行业的劳动关系意味着,保安要防范的人群和他们自己其实是同一拨人。他们的工作跟安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通过长时间细碎的劳动来维护小区生活的总体秩序,包括谁高谁低的象征关系。
何袜皮的著作告诉我们,在大家不断要争出高低的社会里,要通过一个职业群体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就像一个人在跟自己的影子作战。到最后是每一个人持续的焦虑和生命的消耗。——项飙
作者简介:
何袜皮
苏州人,南京大学新闻系本科,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类学博士,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留学前曾任记者、首席编辑。著有小说《易碎品》《爱与恨是相互的解药》《为她准备的好躯壳》等,其中《易碎品》入选豆瓣2024年度推理悬疑类图书TOP10,2023年获刀锋图书奖“年度最具改编潜力作品”;非虚构作品《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入选南方都市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豆瓣2019年度推理悬疑类图书TOP10。
前言 /1
第一章 我们不是英雄 /17
第二章 最大的优点是不难,最大的缺点也是不难! /42
第三章 秘密就藏在协议里 /66
第四章 他们都是老板 /88
第五章 临界空间 /115
第六章 这样每个人都会高兴 /138
第七章 我和你不一样 /161
第八章 我的群租房被“敲”了 /190
第九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22
致谢 /249
参考文献 /25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