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从先秦到清代的十五次具有代表性的战争,如楚汉之战、淝水之战、汉匈之战、宋金之战、宁远之战等,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军事理论,详细解读决定战争胜负的多重因素与细节——兵种、装备、兵器、战术、后勤、地形、阵法等,还原古代战场实况,廓清后世演绎的兵家传奇。本书尤其关注中国古代政权间的竞争压力对军事革新的推动,梳理古代武器与战术的历次进化,是中国古代战史及战争方式演变研究的一次新的尝试。
1.《弃长安》作者张明扬又一作品,内容质量有保证
张明扬作为专栏作家,曾供职于专业书评媒体,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著有《弃长安》《入关》《崖山》《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其中《弃长安》《入关》《崖山》等口碑都非常不错,豆瓣评分均在8.5以上。本书系张明扬原作《纸上谈兵》增订版,他对本书做了大幅修订和补充,如同他在《后记》中所说:“在大幅修订这本书时,我的心境与几年前迥然有异。那时候我对战争的态度多少还是有些轻浮的,而当下则是充满敬畏,对“兵者,凶器也”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名为“修订”,但这本书几乎算是重新创作:不仅新写了两章(《唐灭高句丽:七十年的持久战》《万历朝鲜战争:东亚火器争霸赛》),对原本的章节也大幅删改,增添了很多引注,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厚重,引据也更加可靠。”本书经作者大幅修订后更具学术严谨性,此次更名为《大争之世:改变古代中国的十五次战争》,与读者见面。
2.独特视角解读,揭示军事发展规律
从军事变革、战略战术、兵种演变等独特视角解读战争,如分析汉武帝时期的骑兵革命、唐灭东突厥汗国时轻骑兵的运用等,揭示中国古代军事发展的规律,帮助读者理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提升对历史发展的认知。书中涉及战争背景、过程、双方实力对比、战术战略运用,还有对战争结果的复盘及影响探讨,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呈现古代战争全貌。
3.故事性与专业性兼具,阅读体验丰富
张明扬以跨学科之眼串联起军事变革背后的文明动力链,同时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战争故事,融入大量历史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他也引用了丰富的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保证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满足读者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引导读者思考战争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教训,为当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培养读者的战略思维和历史眼光。书中精选二十余幅彩插,展现古代战术与军备变革,丰富读者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作家,历史写作者,阅读、研究和写作历史二十余年,曾著有《弃长安》《入关》《崖山》《此史有关风与月》《天命与剑》《非常之人》等历史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各大书榜推荐。
导言:古代的军事竞争与武器、战术革新
第一章 长平之战:胡服骑射的幻影
秦赵必有一战
秦赵国力对比
赵军骑兵隐身之谜
复盘赵国之失
第二章 楚汉战争:第二次“秦灭六国”
“新秦国”的崛起
四面楚歌
骑兵的彭城奇迹
通往垓下之路
第三章 战匈奴:武帝的骑兵革命
四大战役
骑兵革命
后卫霍时代
李陵战败与步骑之争
第四章 诸葛亮北伐:小国的北方强邻
“不伐贼,王业亦亡”
被迫修改的《隆中对》
为什么是陇西?
日落五丈原
诸葛亮与司马懿
第五章 淝水之战:百万大军的诅咒
淝水之战前史
百万大军罗生门
马镫时代的淝水之战
第六章 唐灭东突厥汗国:师夷骑兵以制夷
重骑兵的衰落
以突厥为师
先师夷,再制夷
闪电战之王李靖
第七章 唐灭高句丽:七十年的持久战
隋炀帝的东北亚体系
唐太宗的战略转变
唐高宗的东北亚大战
第八章 岳飞战兀术:铁浮屠之踵
“甲骑具装”的复兴
宋、金军力消长
砍马腿战术
直捣黄龙再评估
第九章 蒙古灭金:骑兵的终极版本
野狐岭:一战定兴亡
速决战打成了持久战
失踪的女真铁骑
轻重骑兵之争
从三峰山到蔡州
第十章 朱棣北伐:神机营开火
朱元璋北伐
明蒙骑兵对决
神机营来了
神机营末路
第十一章 万历朝鲜战争:东亚火器争霸赛
铁炮vs佛朗机
李如松功败垂成
再战
第十二章 宁远之战:红夷大炮进化论
从萨尔浒到宁远
凭坚城以用大炮
从佛朗机到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后传
第十三章 三藩之乱:吴三桂的散装联盟
西南鼙鼓动地来
康熙帝的至暗时刻
“多国部队”的命门
多元大帝国的底蕴
第十四章 雅克萨之战:棱堡的秘密
俄式堡垒战术
火绳枪 vs 藤牌军
雅克萨与棱堡
第十五章 康熙帝亲征:火器时代的骑兵对决
噶尔丹的骆驼炮
谁赢了乌兰布通之战
昭莫多没有奇迹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最具有教训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回忆他人的灾难,要学会如何庄严地忍受命运的变化,这是唯一的方法。
——[古希腊]波里比阿 (查看原文)
大宝没在学习
2025-07-05 20:59:26
—— 引自章节:导言:古代的军事竞争与武器、战术革新
在中国古代战争的语境中,军事竞争促进武器和战术革新方面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草原游牧骑兵对中原政权千年如一日的军事压力。古代中原政权的军事革新动力和压力大都来自北方骑兵。如果细分的话,这种应对草原骑兵的军事革新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以骑制骑”,比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汉武帝的骑兵革命、西晋后中原王朝成熟的马镫、唐高祖组建的突厥化的轻骑兵军团都属于此类;第二类是“以步制骑”,比如汉武帝时代的弓弩革新,李陵的大车配弓弩战术,刘裕的却月阵,由李靖发明、李嗣业发扬光大的陌刀战法,北宋中前期的“弹性防御”战术,宋神宗时代的神臂弓和斩马刀,刘绮、岳飞的砍马腿战法;第三类是“以火制骑”,即以火器对抗骑兵,如元代始见的铜制火铳、朱棣亲自创建的神机营、嘉靖时代复制的葡萄牙新式火器佛郎机、明末的红夷大炮和袁崇焕的“炮骑协同”战术。剑爽限帽
第二,军事革新的中西共振。从本质上,武器是一种商品,战术是一种知识,二者都可以经由欧亚大陆或海洋贸易网络传播。马镫有可能就是中国率先发明,然后传播至中亚和西方的;在蒙古西征中,蒙古人将从金和南宋获得的火器及其战术带往阿拉伯地区,再经由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明代中晚期,在火器制造技术上已青出于蓝的欧洲开始“反哺”中国,经由两次大航海时代“西炮东传”,佛郎机和红夷大炮技术先后传至中国,与明军共同面对满蒙骑兵的军事压力。 (查看原文)
大宝没在学习
2025-07-05 20:59:26
—— 引自章节:导言:古代的军事竞争与武器、战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