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我的前半生》是我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回忆录。周恩来总理接见溥仪时曾说:“你的东西基本上是要与旧社会宣战,彻底暴露……历史上还找不出这样的例子,你创造了一个新纪元。”

本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先从家世开始介绍,然后对童年、在位、逃难、改造等这几个人生大片段按顺序介绍。全书语言通俗,故事情节强。自1964年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译成英语、日语、德语等文字出版。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自1964年出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普通读者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曲折历史有很好的普及作用。而他的童年自述,以及从患得患失到坚定决心的改造过程,对于当下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有启示作用,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家长、老师阅读。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也是世界史上唯一被改造成公民的皇帝,1964年出版其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第一章 我的家世/ 1
第二章 我的童年/ 32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76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176
第五章 潜往东北/ 232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272
第七章 在苏联/ 340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348
第九章 接受改造/ 411
第十章 新的一章/ 49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还没有桌子高,就学会了用别人的灾难来取乐,后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人们的痛苦之上,这都被我看做是自己的权利。我可以把祖父般年纪的老太监用水唧筒冲得昏死过去,我可以任意叫“敬事房”把太监打得死去活来。因为一句话不顺耳,我可以叫侄子们跪成一圈,互相抽打耳光,我可以叫一个长辈跪下来。一个孩子大的仆人,因为坐了一下我的椅子,我就叫他跪铁链、站木笼。 (查看原文)

王蘑菇
21赞
2019-06-12 11:48:27

—— 引自第1页

醇贤亲王的一生
自从光绪入宫以后,我祖父对于他那位姻姊的性格会有更多的了解。
在光绪年间,她的脾气更加喜怒无常,光是太监也不知杖毙了多少。
有一个陪她下棋的太监,不过说了一句“奴才杀老祖宗的这只马”,她立刻大怒道:“我杀你一家子!”就叫人把这个太监拉了出去活活打死了。
慈禧很爱惜自己的头发,给她梳头的某太监有一次在篦子上找到一根头发,不由得心里发慌,想悄悄把这根头发藏起来,不料被慈禧从镜子里看到了,问他干什么,他越是心慌越回答不上来,这也惹恼了慈禧,一声令下,这位太监也是立毙杖下。
掌嘴、打屁股,这几乎是家常便饭。伺候过慈禧的太监都说过,除了李莲英之外,谁轮着在老佛爷的跟前站班,谁就提心吊胆。
慈禧年岁渐老,有了颜面肌抽搐的毛病,她最不愿意人家看见。有个太监大概是多瞧了一眼,她立刻问:“你瞧什么?”太监没答上来,就挨了几十大板。别的太监知道了,站班时老是不敢抬头,她又火了:“你低头干什么?”这太监无法回答,于是也挨了几十大板。还有一回,慈禧问一个太监天气怎么样,这个乡音未变的太监说:“今儿个天气生冷生冷的。”慈禧对这个“生冷生冷”听着不顺耳,也叫人给这太监一顿板子。除了太监,宫女也常挨打。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肯定的事实:我祖父后半世的表现,更加谨小慎微、兢兢业业,把取信讨好慈禧,看做是他的唯一的本分。例如他负责建设海军的时候(那位著名的李鸿章,是会办大臣),为了让太后有个玩的地方,便将海军经费挪出来修建颐和园。颐和园修建工程最紧张的阶段,正值直隶省和京师遭受特大水灾,这时的醇亲王一声不响,御史吴兆泰因为怕激起灾民出事,建议暂时停工,立刻被夺了官,“交部议处”,这都是《东华录》上有案可查的。我祖父真是为西太后尽忠一世,他逝世那年(农历一八九〇年)也正好颐和园完工。但他死后不久,他首创的所谓海军也就惨败于甲午之役。花了几千万两白银所建造的船只,除了颐和园的那个石舫,大概也没剩下… (查看原文)

王蘑菇
21赞
2019-06-12 11:48:27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