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集中地叙述了辩证法体系运动发展的一般形式。也被哲学界俗称为《小逻辑》,是第一次依据德文原版译出。书后还附有梁志学先生为帮助读者理解黑格尔思想编写的注释。

作者简介:

黑格尔

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黑格尔一生著述颇丰,其代表作品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和《美学》等。

中文版序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柏林大学开讲辞
导论
哲学全书·第一部分 逻辑学
绪论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种态度·形而上学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种态度
经验主义
批判哲学
思想对客观必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
逻辑学的进一步规定和划分
第一篇 存在论

存在
特定存在
自为存在

纯粹的量
特定的量
程度
尺度
第二篇 本质论
作为实存的根据的本质
纯粹映现规定
实存

现象
现象世界
内容和形式
关系
现实
实体性关系
因果性关系
交互作用
第三篇 概念论
主观概念
概念本身
判断
推理
客体
力学过程
化学过程
目的论
理念
生命
认识
绝对理念
译者注释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其实哲学的教训正是要使人从那无穷的有限目的与个人愿望中解放出来,并使他觉得不管那些东西存在或不存在,对他简直完全无别。 (查看原文)

寒柳
5 回复
14赞
2012-11-25 01:40:01

—— 引自第196页

附释二:康德所用的名词,如“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看起来好像很严重,就好像那后面藏匿着有什么巨大的怪物似的,但其实意义却异常简单。康德所说的“先验的”的意义,可从他所划分的“先验的”和“超越的”区别,䌷绎出来。所谓“超越的”是指超出知性的范畴而言,这种意义的用法,最初见于数学里面。譬如,在几何学里,我们必须假定一个圆周的圈线,是由无限多和无限小的直线形成的。在这里,知性认为绝对不相同的概念,直线与曲线,要假设为相同,﹝这便是超越知性的看法了。﹞这种意义的“超越”,那本身无线,自己与自己同一的自我意识,也是有的,因为自我意识有别于﹝或超出了﹞受有限材料限制的普通意识。但康德认为自我意识的统一只是“先验的”,他的意思是说,自我意识的统一只是主观的,而不归属于知识以外的对象自身。 (查看原文)

Les Adiuex
8赞
2015-02-22 20:16:30

—— 引自第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