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荒原狼》是作者赫尔曼·黑塞的自传体小说。荒原狼是个年近50的人,几年前,他租下了我姑妈家的阁楼,在这里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沉默寡言,不爱交际,确实像他自称的那样,是一只狼,一个陌生的、野性而又胆怯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动物。他的脸充满智慧,表情温柔,但内心世界动荡不安。他想的比别人多,智力上具有那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性。这种人没有虚荣心,他们从不希望闪光,从不固执己见。本书以一种忏悔式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也同样暗含着外在的现实。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1899年,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未获得公众承认;1904年,以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轰动德国。 后来,他辞去工作,专事写作,先后完成《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等早期重要作品。

1912年,黑塞移居瑞士并在1923年加入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主要长篇小说有《德米安》(1919)、《悉达多》(1922)、《荒原狼》(1927)、《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和《玻璃球游戏》(1943)等。其中《荒原狼》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辞
致答辞
荒原狼
附录
黑塞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压根没有什么回头路。我们既不能回到豺狼,也不能回到孩子的样子。万物之始并不是圣洁单纯,万事万物,即使是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最单纯的东西,一旦造就,它们就已经有罪,就已经是多重性格,是分裂的了,狼是这样,孩子也是如此。

它们被抛进了肮脏的变异之河。再也不能逆流而上,回到无辜,回到本原。通向神的道路不是引导我们向后走,而是向前走,既不通向狼,也不通向儿童。而是不断向前,通向罪恶,引导我们修行。

你得走一条更长、更难、荆棘丛生的修行之路。你将会把你的双重性格翻番加倍,使你本已非常复杂的性格更加复杂。你的世界不会缩小,你的灵魂不会简化,相反,你将把越来越多的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装进你痛苦的不断扩大的灵魂中。然后,你就走向生命的终点,永远安息。

每个伟大的人物都曾走过这条路,只是有人自觉有人不自觉罢了。每个孩子出生就意味着脱离宇宙,从神那里游离出来,意味着开始痛苦的新生之路。想要回到宇宙,停止痛苦的个性化,修行成神,就必须不断敞开胸怀,在疼痛中扩大你的灵魂,直到它能容纳整个宇宙。 (查看原文)

亚比煞
15 回复
212赞
2012-12-22 07:57:57

—— 引自章节:压根没有什么回头路。

“你在头脑中本来有一副生活的图画,你有信仰,有要求,你原本准备做一番事,准备受苦牺牲,但是你逐渐看出,世界根本不要求你有所作为,作出牺牲,世界并不要求你做出这一类事情,生活并不是英雄角色及其类似事情的英雄史诗,你逐渐发觉生活只是优雅的好房间,人们住在这个房间里吃饭,喝酒,喝咖啡,穿上一双针织袜子,玩玩纸牌,听听收音机,人们感到心满意足。谁要追求别的东西,谁身上具有别的东西——带有英雄气概的、美好的事物,崇敬伟大的诗人或崇敬圣人,他就是傻瓜或堂吉诃德式的骑士。好了。我的情况也是这样,我的朋友!” (查看原文)

𝒀𝑨𝑵𝑮
8 回复
176赞
2013-05-11 16:38:50

—— 引自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