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意象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作者将近五十年的美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概括和总结。本书继承北京大学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以“意象”和“体验”为核心,力图融汇中西美学精华,回应21世纪时代的呼唤,最后归结到提升人生境界。作者在书中注重视野的开阔,注重思想的深度和原创性,同时注重材料的丰富和趣味性,追求文字的清晰、简洁和诗意。

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学生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朋友们的读物,同时也适合作为各行各业对美学有兴趣的朋友们的读物。读这本书可以获得理论的提升,人生的启示,同时又可以获得情趣的熏陶,审美的享受。

叶朗是宗、朱之后对中国传统美学贡献最巨大的美学家,其《中国美学史大纲》至今仍然是中国美学理论的扛鼎之作,其对中国人审美传统的体会和阐释比同时流传甚广的李泽厚的美学理论更有说服力,也更有生命力。

该书是作者五十年美学探索的集大成之作,利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建构了一个宏伟的阐释框架,将中西方的重要审美范畴全都囊括其中。在目前西方学术话语的强势控制之下,该书树立了华语学术融贯中西的典范,也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

该书的行文保持了叶朗先生一贯清晰流畅,韵味绵长的特点,几百张精美的图片,更是将阅读变成一种审美的过程。

作者简介: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同时兼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中国文化读本》。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

原文摘录:

本章提要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一完整的有意的性世界。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所以艺术和美(广义的美)是不可分的。
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除了审美的层面(本体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物质载体的层面,经济的层面,政治的层面,等等。
艺术与非艺术应该加以区分,区分就在于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也就是王夫之说的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流派,如“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的一些艺术家,他们否定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实质上是摒弃一切关于意义的要求,从而导致意蕴的虚无。他们的一些“作品”没有任何意蕴,因而不能生成审美意象,也不能使人感兴。这些东西不是艺术。
艺术创造的过程包括两个飞跃,一个是从“限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飞跃,一个是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涉及政治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物质技术的因素等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但这一切的中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艺术作品的结构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我们认为分成三个层次是比较合适的:(一)材料层;(二)形式层;(三)意蕴层。
艺术作品的材料层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影响整个作品的意象世界的生成;另一方面,它给观赏者一种质料感,这种质料感会融入美感,成为美感的一部分。
艺术作品的形式层也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显示作品(整个意象世界)的意蕴、意味;另一方面,它本身可以有某种意味,这种意味即一般所说“形式美”或“形式感”,这种形式感也可以融入美感而成为美感的一部分。
艺术作品的意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这就是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这决定了艺术欣赏中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查看原文)

哭泣的骆驼
4赞
2021-02-18 09:56:52

—— 引自章节:第六章 艺术美

(续)
美(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这就是王夫之说的“如所存而显之”、“显现真实”。这就是“美”与“真”的统一。这里说的“真”不是逻辑的“真”,不是柏拉图的“理念”或康德的“物自体”,而是存在的“真”,就是胡塞尔说的“生活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说的“自然”。
由于人们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所以生活世界这个本原的世界被遮蔽了。为了揭示这个真实的世界,人们必须创造一个“意象世界”。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同时又是存在(生活世界)本身的敞亮(去蔽),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司空图说:“妙造自然。”荆浩说:“搜妙创真。”宗白华说:“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这些话都是说,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而正是这个意象世界照亮了生活世界的本来面貌(真、自然)。这是人的创造(意象世界)与“显现真实”的统一。
生活世界是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是充满意味和情趣的世界。这是人的神家园。但由于人被局限在“自我”的有限天地中,人就失去了精神家园,同时也就失去了自由。美(意象世界)是对“自我”的有限性的超越,是对“物”的实体性的超越,是对主客二分的超越,从而回到本然的生活世界,回到万物一体的境域,也就是回人的精神家园,回到人生的自由的境界。所以美是超越与复归的统一。 (查看原文)

哭泣的骆驼
3赞
2021-02-23 19:52:36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