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作者1978-1979年的演讲。本书分析了市民社会相对于社会治理的多重角色,它既相对自主,同时又是治理干预的对象。由此,市民社会决不是国家的对立面,而是自由治理的相关物。
作者简介:
米歇尔·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读于巴黎高师和索邦大学,先后获得哲学和心理学文凭。1951年,通过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61年获国家博士学位。1970年被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艾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丰,闻名于世的有《癫狂与文明:古典时代的癫狂史》(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年)、《词与物》(1966年)、《知识考古学》(1969年)、《规训与惩罚》(1975年)和《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尔·福柯是后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谈玄论理”,而且还直接批评自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文化”。
译者的话:生命政治在自由主义框架下诞生
前言
1979年1月10日
1979年1月17日
1979年1月24日
1979年1月31日
1979年2月7日
1979年2月14日
1979年2月21日
1979年3月7日
1979年3月14日
1979年3月21日
1979年3月28日
1979年4月4日
课程概要
授课情况简介
术语对照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剥夺了个体相互之间直接的、当下的交流,它们迫使个体只能通过行政和中央机关来交流。因此它们使个体化约为原子状态,这些原子都服从于一种权威、一种抽象权威,在这种抽象权威之中,个体无法认出自己。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强迫个体成为具有统一化和规范化功能的大众消费类型。总之,这种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经济使得个体相互之间根本上只能通过符号游戏和景观游戏等来交流。 (查看原文)
#半条面包#
4赞
2021-07-27 16:49:01
—— 引自章节:131 1979 年 2 月 7 日
5、p37现代样式下的治理理由,自18世纪初建立起来的形式下的治理理由,以寻求自我限制原则为根本特征的治理理由,是一种依据利益来运行的理由。
现在,作为治理理由原则上应该遵守的利益是多种利益,它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社会效用和经济收益之间、市场平衡和国家公共权力制度之间的复杂游戏,也是基本权利与被治理者的独立性之间的复杂游戏。
治理实际上通过多种利益,操控它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个人、行为、言语、财富、资源、财产、权利等等。
新的治理理由不是同我所称的治理术的自在物即个人、物品、资源、土地这些东西打交道。它不再与这些自在之物打交道。它与构成政治及其关键之所在的政治现象打交道,这些政治现象就是各种利益,也就是其他个人或集体关注某人、某物、某资源等所依据的利益。 (查看原文)
TaBoo
2赞
2018-04-12 14:39:34
—— 引自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