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有2014年12月3印本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1909—1997)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里加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其间与艾耶尔、奥斯丁等参与了日常语言哲学的运动。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罗斯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目 录
编者序…………………………………………………………………………………………………
一 寻找一个定义……………………………………………………………………………………
二 对启蒙运动的首轮进攻…………………………………………………………………………
三 浪漫主义的真正父执……………………………………………………………………………
四 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五 奔放的浪漫主义…………………………………………………………………………………
六 持久的影响………………………………………………………………………………………
参考文献………………………………………………………………………………………………
索 引…………………………………………………………………………………………………
校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浪漫主义运动不仅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运动,或一次艺术运动,而且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个艺术支配生活其他方面的运动,艺术君临一切的运动。
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动机比结果更为重要。情感的纯洁、完整、投入、奉献——这些精神气质,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敬佩,成为一般的道德态度。 (查看原文)

汤圆小姐
3 回复
14赞
2012-02-26 21:01:45

—— 引自第1页

艺术的目的是产生美,只要艺术家自己感到他的作品是美的,就足够了。 (查看原文)

汤圆小姐
3 回复
14赞
2012-02-26 21:01:45

—— 引自第1页